第383章朝阳升起(全书完)(2 / 6)
每一次,当人们来到这里的时候,人们总会肃然起敬、同时会在心中认同这个地方,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他们总是相信一句话。
“人生真的应该去一次这个地方,去感受一下那里的氛围、那里总会有无数事物会触动人们的心灵。那里是荣誉之地,忠魂的魂归之地。”
这里就是紫金山昭忠祠,而他的另一个名字,却更为人们所熟知——中华帝国昭忠祠。
刚出三伏,伴着雾雨一阵略带凉意的风吹过,吹去了南京这座“火炉”的闷燥,枝头上的知了正在阳光下发出最后的欢鸣,保养良好的草地在风的吹拂下,呈出一片涛浪,天空晴朗蔚蓝,阳光如金,只可见一块块平坦的绿地上,大小、一致的白色墓碑有序排列,墓碑鳞次栉比,宛如逝者的庞大军阵,声威浩荡,蔚为壮观。三十万余名东北军以及帝国陆海军官兵安葬于此,这里是他们的魂归之地,同样也是荣誉之处。
无疑,这里就是完美的,这些英灵是完美的!
也只有他们才能配得上这个名词。
凌晨时分,在昭忠祠的那座壮观的中式宫殿前,几乎看不到任何参观者,因为时间太早了,现在许多人仍然沉寂于睡梦中。而在一个角落之中,一名穿着军装,头戴军帽的军官正默默的注视着远方。
望着无名烈士墓前那些起身着黑色戎装扛着步枪的哨兵,他们在墓碑前有节奏地走二十一步,面对墓碑停留二十一秒,然后转身停二十一秒再反向行进二十一步。二十一象征军方仪式中的最高致敬,这是缘自于海军的礼炮,当然也是帝国军队的首创,实际上有关军墓的典仪都是在朝鲜统监时期,便一步步的完善,现在,在帝国军队之中有着一套整个堪称繁锁,但却极为庄严的军人葬礼典仪。
就像此时的这些哨兵一般,他们同属于帝国陆军中的近卫军团——在古代被称之为御林军。而在南京,只有三个地方需要御林军守卫,一是皇宫、二是帝国咨议院,而昭忠祠则名列第三。
甚至就连同昭忠祠所处的位置——紫金山,也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象征,这里即是皇家别苑的所在同样也是明孝陵所处之地,所有的一切无不彰显着这些忠灵至高的地位。
而御林军在这里实行的典仪则是在向为国牺牲的人致敬,而且是出于对一个普通人的尊敬。在这里日夜有士兵按照严格礼仪巡守,在这里,将军与士兵是平等的,将军不会高高在上,士兵不会身居其下,因为他们的生命是平等的,他们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