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4章袁天罡的徒弟(2 / 3)
第十六象己卯离下坤上明夷
谶曰:
天一生水,姿禀圣武。
顺天应人,无今无古。
颂曰:
纳土姓钱并姓李,
其余相次朝天子。
天将一统付真人,
不杀人民更全嗣。
其中里面的:“纳土姓钱并姓李,其余相次朝天子。”
这个时代有着一个近乎完美的开局,正如卦象中所提到的那样,甫一立国,李唐的江山就别时容易见时难了,而吴越王则主动要求两家合并,从此以臣子之礼侍奉赵匡胤,吴越的后人在大宋生活得非常幸福,而且这种幸福绝不是他们老钱家自己关起门来能够得到的。
“天一生水”,大宋承袭后周之德,而赵匡胤,又是一个有良知的人,没有滥杀人,和同时代的皇帝相比,那简直就是圣君。
大宋的文臣武将,动不动就跟皇帝顶撞,有时候皇帝气到要发疯,却决不肯杀他们,苏东坡在政治上的死对头章惇甚至当面骂宋徽宗赵佶“轻佻”,这么骂人就连普通老百姓都忍受不了,更何况高高在上的皇帝呢?换了任何一个时代,给章惇一个满门抄斩算是仁慈的了,可他的命就是好,最多也只不过是一个流放而已。
这个奇怪的现象始终为人所关注,相传赵匡胤在开国之初立了一块碑,但这个传说是真是假,这块碑是有是无,谁也没有证据。
凡柴氏子孙,非谋逆之罪不可擅杀。
禁杀士大夫及进言者。凡我子孙,须当遵此训诫,如有违者,吾必不佑也。
因为江山是从柴荣家里抢过来的,赵匡胤心中有愧,不允许自己的后人欺负姓柴的。所姓柴的?
禁杀士大夫及进言者。这应该算是言论自由的保证吧?从此大宋的士大夫们在朝堂上就获得了与皇帝分庭抗礼的权力,廷谏与廷辩,天天搞得热热闹闹。
这一象上说:不杀人民更全嗣。赵匡胤的行为更多的是为其后人积累恩德,到了宋朝末年,元兵追逐赵家最后一个小皇帝于海上,陆秀夫背上小皇帝跳海而死,而赵匡胤的子嗣,却仍然存活了下来,直到又一个新的时代来临。
这些有发生的事情,只有没有办法的事情的,但是却在这个人嘴里全部都说出来了,按照书上的记载就是这样的,它只是按照书上的来解释罢了,以为内这本叫做推背图,著书的人叫做袁天罡和李淳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