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第一步(6 / 10)
没有想到。
那就是官府的房租。
就象百姓养牛一样,因为牛计户等,所以许多百姓不愿意养牛,那怕租赁官府的官牛交牛租。
房屋也是一样。
当真富弼家那个豪宅会征屋宅税?实际征的还是无权无势之人的屋宅税。
这就造成许多百姓宁肯将钱埋在地上,住着草棚子,也不愿意盖房屋。因此农村多是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实际就是农村全部是又矮又小的草棚子,这也能变成优美的文字,不得不让人佩服啊……
所以现在城郭户当中,租客所占的比例也不小的。正是这种情况,许多官府将官屋挪出来,租给百姓,其一年收入也有好几十万贯,至于实际的收入那就更多了。
但王巨为什么这么做?
一个房屋建设,会拉动多少经济?
从木材到砖石,那么会有更多的商贾向银行司借贷,筹办砖瓦作坊,石灰作坊,舟车作坊,木材作用,甚至连带着铁钉需求都会增加。
同样也是王巨为什么要求齐商税的原因。
这两条执行后,朝廷会减少大量收入,并且许多隐形的支出一一浮现出来,如果不齐商税,朝廷损失就会惨重了。
不过看到此处,许多人更加心动,为何,王巨能想到的,许多人也能想到,一旦大规模房屋建造,会有许多商贾借贷,这可是两千亿文,相当于两亿六千万新交,以及若干百姓存钱的放贷,一年会得到多少收益?
不能这样想的,还有相关官员的成本,胥吏的成本,死账烂账,贪污受贿,以及其他种种开支。
因此真正的收益可能是他们脑海中的一半,万一经营不当,贪污严重,说不定只能保本。
不过王巨真正看重的不仅是朝廷收益,而是在银行司的刺激下,整个宋朝工商业会进一步的繁荣。
围观的百姓想不到这么长远了,因此全部在胡算乱算,这样一算,那还了得。于是一个个心想,难怪说不加赋税而国自用。
其实王巨草写的这道露布到了门下后,蔡章二人同样在胡想乱想了,然后呆若木鸡。
肉戏来了。
下面所说的是为了防止银行司腐败呆板不作为,朝廷刻意挪出相当于两千两银子的金银,让给个人。并且个人可以联合起来,委派相关的经济人参与管理与监督,若是银行司的官吏经营不当,或者贪墨,其经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