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进京(4 / 5)
想要国对国的贸易,那最少需要几十艘甚至上百艘的大型海船,这些海船每艘造价都在几万贯。
大伙会不会同意拨出这个款项?
再者,这非是偶尔出使高丽,一旦成立,那就要派出许多官吏管理,谁愿意长年累月飘在大海上?
不说其他的吧,就说硫磺,随着火药需求量增加,现在每年宋朝都要向琉球国购买惊人的硫磺,然而因为没有愿意在船上主持,依然委托私人船只购买。
还有,倭国能向宋朝提供的商货种类很少,只是现在因为王巨的推动,才用木材与银子,拉动了双方的贸易,但为了换回这些木材与银子,海客们从宋朝带去的商货五花八门,换成朝廷来主持,有没有这个能力与灵活性?
但赵顼说了,也说明他不大想将这条银子之路完全控制在彼岸一群海客手中,因此王巨又补充了一句:“不过若是朝廷有意,可以派几人先行上船,学习观摩。”
“也是,”赵顼同样醒悟过来,然后说道:“王卿,富弼他们率着一大群乡绅进京……”
“陛下,臣知道了,这次觐见陛下,主要就是为这件事而来的。而且臣家中的傔客韩韫听到此事后,立即派人暗中调查,结果查出许多有趣的事。”
王巨又说了何谓有趣的事。
赵顼愠怒道:“难道富弼不知?”
“这些乡绅也不完全是高利贷商人,有的商人是因为朝廷即将齐商税,所以对我对银行司产生了痛恨之心。虽然这些乡绅一向不交纳商税,但平时素无大的恶行,甚至在洛阳名声比较好,所以才蒙蔽了富公。”
总之,王巨这个评价还是很公正的。
王巨又说道:“富公这一举措能谅解之,然而却不能轻恕之。银行司筹备了两个月有余,即将到了发行之时。陛下,它最大的关健是什么?百姓认可。这非是朝廷以前发行的交子,数量不多,多是用来商贸往来,罕是给百姓使用的。但银行司的新绢交数量庞大,是给所有百姓使用的。因此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导致百姓不认可,银行司危矣。不仅银行司前途未卜,发行绢交的巨大成本也无法收回。”
这可不是一个玩笑。
一新贯交子成本平均得要七八百文,几千贯新交,成本同样是几千贯钱帛。
若是出了差错,赵顼哭都来不及。
这一说,赵顼终于紧张起来,道:“王卿,如何面对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