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与活人斗,与死人斗(中)(5 / 8)
金银价有巨大的波动。”
但也是一个不好的征兆。
不要以为仅是京东路,如果出现反复兑现的情况,说不定这些准备的本金金银,仅是京城路就会被消耗一半。
如果那样,银行司就凶险了。
王巨沉思。
另一名堂吏则说道:“太保,以小的之见,何不将金银绢交与铜币一起联系在一起,不然眼下有麻烦,明年还有麻烦。”
“明年会有什么麻烦?”
“明年各行务兑现绢交,可是绢交与金银联系的,各地金银价有着差异,就象现在京城英宗交相当于十五文钱,实际它就是十五文,那么到时候兑现借贷怎么办?”
这似乎也是一个问题。
如今各州行务是没有兑现业务的,要么负责绢交与金银或汇票之间的兑现,但不接办用钱帛兑现绢交的业务。
然而也不代表着他们会清闲着。
在这几个月内,必须要熟悉银行司的运作,不仅有彼岸过来的经济人讲授,宋朝这边的官吏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毕竟两边情况不一样。
也不能说宋朝这边的官吏一无是处,多年的邮驿司与飞钱司,也磨砺了一些人才。
如果是好的意见,还可以反馈到银行司来,也就是反馈到张商英手中,再由张商英根据情况,或者与王巨协商,增置于全国各个行务的规章制度里面。
经过这几个月培训,明年正式开业后,就不会出现大的失误。
另外一条,就是辨别金银。
嗯……它同样重要。
银行司用金银做本金,但这个本金是随时可以兑现的,大不了银行司与各行务,多收一些手续费用。
一旦落实,信誉能维持住,即便是这个手续费,商贾也不愿意交的,反正是货币了,并且是容易携带的货币,何必非要换成金银?
但肯定有少数商贾不放心,或者朝廷有了重大变动,让大家担心,那么就会换成金银,带回家中。
可这些金银有两个去处,第一个去处是立即铸成金银器,银行司担心的就是这一点,一旦铸成金银器,再也收不回来了。
还有一个,就是收藏,或者当成准货币流通,对于这一条,银行司并不会排斥,不过为了银行司与行务本金充足,因此王巨制订了那个兑现手续费,兑金银回去,则征收百分之三的手续费。如果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