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没完没了(7 / 8)
当时倭国使者到来,大家同样感到欣喜,以为象唐朝那样万国来朝了,隆重地商议接使仪式。
王巨立即泼了一盆盆冷水,说了许多话。
有人说我喜欢战争,不是我喜欢战争,每次战斗下来,都有那么多英勇的子弟战死,难道我高兴乎?
但有的战争不打不行,比如西夏,比如交趾。
余下的就要考虑了,打下来能不能占领,比如占城国,不能占领,我即便让他们灭国了,也随后撤军回来。还有开江以西,我也禁止种师道开拓,于其开拓开江以西,不如融合西南夷。打下来能不能获益,比如大理最南部羁縻地区与开江以西地区,不能获益,我就一直不同意去开拓。能不能打赢,比如燕云地区,未必能打赢,即便平灭西夏后,我也反对向燕云用兵。
为何?
实际就是为了获益而战,为了反抗而战,但不会为虚名而去战。
真宗陛下一生也算是小心谨慎了,仅是因为一个封禅,一生被泼上污名,封禅能花多少钱?为何,争一个虚名也!
倭国皇帝是天皇,我朝皇帝是天子。这算怎么一回事哉?即便他们是夷人,不知礼仪,但也用不着这么慎重吧。
他们要来,请求海客带他们过来,那就让他们来,但他们顶多是一个东夷的远客,只疏不亲,如果认为是四夷来伏,国家强盛起来,四夷不用请,也会来伏,如今北有强邻,占据着北房门户,连一个小小的西夏都一直没有拿下来,要这个脸面干嘛?
好了,一通大炮轰隆隆,没有一个大臣商议迎接的礼仪了。
结果倭国使者到来,简单地安排,人家几个月后同样高高兴兴地离去,也没有带来什么后患的啥。
所以大伙都知道,这是一个强烈的“大宋主义者”,就连好朋友小苏,都小心地说着话,省怕王巨又开大炮了。
怕什么来什么,王巨又恼了:“诸位,你们都是中书的重臣,胡僧来了就来了。别的不知道,但通过海客,我多少还知道一些天竺的事,多是让婆罗门教罢占了,他们连自家都没有守好,你们身为比天竺更先进国家的重臣,何必对几胡国的国僧那么拜膜。”
“这些胡僧来了就来了,你们是重臣,不是见识浅的庶民!”
“去年冬天,云南两路与天竺的商贾利于开江一千多里荒路,少蚂蟥虫蛇蚊蝇之时,有一些商队往来。一旦这些商队大规模的往来,会繁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