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狗不如(9 / 10)
出了钱帛,雇募当地百姓与士兵共同兴建的。
梁乙逋杀害的就是参与修建这些堡砦的各部族百姓,不过到后来性质演变了,为了供给,甚至都不甄别,就派大军过去烧杀掳掠。
可能是有一些部族向往宋朝,但宋朝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这些百姓负责吗?
而且何谓慈不掌兵?
然后又说,朝廷兵戈四起,先与西夏树敌,再与吐蕃交战,接下来辽国南下,以宋朝的兵力,如何抵挡?那时国家危矣。因此望朝廷不要听信竖子挑唆,立派使者,与吐蕃西夏议和,这才是利国利民的举措。
如果辽国与吐蕃西夏联起手,并且团结一致,宋朝很可能会危险了,即便最后胜利,也会是惨胜。
因此这份奏章似是非是的,也能蛊惑一部分软弱大臣的心。
王巨看到这份奏章后,气得无语了。
你个老小子,都跑到涑水去了,还继续使阴招哪!
王巨气极,正好第二是朝会,王巨索性将这篇奏章带到朝会上,当着文武群臣的面大声读了一遍,然后说道:“好一篇仁义道德的文章。”
“仁宗之时,司马光巡查丰州,挑起忽里堆之战,结果郭恩惨败牺牲,司马光归罪于郭恩黄道元,甚至他的恩公庞公,没想到西夏将黄道元释放回来,好一个仁义道德!”
“先帝之时,德顺军之西同家堡蕃人意欲附我朝,我朝为了和平,没有同意,结果让西夏人将数千户向往我朝的蕃户全部杀害,司马光一声不吭,这就是仁义道德。”
“陛下即位之初,河北大旱,正是司马光的建议,朝廷不顾饥肠辘辘的灾民生死,强行遣返各自州县,好一个仁义道德!”
“熙年七年,国家遭遇前所未有的特大旱灾,全国上下在救灾,司马光不顾灾民死活,却乘机攻击新法,好一个仁义道德!”
“董毡去逝,阿里骨接位,吐蕃有许多部族不服,我朝却一直耐心等待,他前面报丧,朝廷后面便赐予他太保之职,以便给他正名,巩固其统治权。然而现在西夏出动大军侵犯我朝,阿里骨却乘机攻占洮州。前线将士为了保卫大宋,浴血奋战,司马光却提议前线将士放弃武器,派使议和。难道在我朝领土上作战,是错了吗?”
“熙宁之时,西夏举国来犯,臣立即去了庆州,侥幸击败西夏,谁知不但无功,反而有过,以致臣逃离北方,去了泉州。又于南方侥幸建功,陛下赐我为参知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