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温馨(5 / 9)
不是很简单?至少地形上,确实是如此。
不过随着他就接到一条消息,那就是宋军拿下鸣沙城后,在城中拆迁了大量房宅,并且胁迫城中的战俘与百姓,以及十万宋朝军民,迅速修建了一些城中城的城墙与城楼,这些城墙多是井字形或者回字形,整将小小鸣沙城变成了一个迷魂阵。
宋朝想做什么?
他还是很机灵的,问宋军有没有将大量干草木柴搬入鸣沙城中,这是有惩庆州战役那次火烧安疆堡了,斥候回来禀报,说没有,只搬了少量柴禾,毕竟十万军民得吃饭做饭,这也很正常的。
十几天后,这些城中城墙陆续修好,不能当真是城墙,只要上面能行走两三人即可了,甚至都没有考虑其长久坚固性,因此修建起来很快。以至宋军大部队撤退后,一场夏雨到来,一面墙都被淋倒塌了,随后留守的宋军不得不重新修建。
然后宋军大部队就撤走了,十万军民,一天消耗吓人的,大军押着近千名战俘,有的撤到萧关,还有的开始向平夏城撤退,这是军队的,至于普通百姓,全部陆续撤回各自家乡了,夏收要上来了,不可耽搁!
那就筑吧,反正鸣沙城我暂时置若罔闻了。
但宋朝致命杀着来了。
城中拆得一塌糊涂,不过宋军比较仁义,马上西夏就要反攻了,因此你们必须撤出鸣沙城,有两个选择,一个选择,任由你们撤回灵州等西夏境内,但你们就是我们大宋未来敌人了,因此不准带任何物资离开。第二个选择,撤向萧关,我朝会派官员将你们安排到一个水草丰美的场所居住,同时每户人家补贴二十贯安家费,以及十石临时用粮,也准许你们将所有贵重物资带走,至于笨重的粮草家俱的什么,则一律留下来。实际上原来是每户人家补贴五十贯安家费,反正西夏打了这么多年,周边也没有多少百姓了,全部加在一起也不会超过一万户。虽然花费一些钱帛,但凭借这个策反作用,动摇民心之作用,就值得了。然而因为吐蕃出兵,钱能省一点就省一点了,因此压缩到二十贯。
但不管怎么选择,必须全部离开鸣沙城。
因为西夏也是封锁消息的,有的百姓对宋朝税赋还不是很了解,因此宋军又派专人讲解了宋朝对蕃人的税赋制度。
自己比较一下吧。
还有人不相信,但留守的主将是林广,副将是折可适与种朴,特别折可适本身就是党项人,他们还让随身的幕僚写了相关的欠据,盖上自己的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