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寺庙祭祀(1 / 6)
九月初三上午。
华玉领路,宝宝带着蓝和小卫,以及铁岩等人拿着礼盒,抬着抬架,去 “普济寺”祭祀,为母亲杜月娥的亡灵超度。礼盒和抬架里装着祭祀用的 “牺牲”(猪、羊)、“粢盛”(粮食五谷)、酒和鲜嫩的果品蔬菜等祭品。知道宝宝要去“普济寺”祭祀,华玉提前一日就派人前去“普济寺”做了周密安排。
“普济寺”的历史已有一百五十二年。“普济寺”的创建人,首任住持——清澄法师,乃一代高僧。(住持又称方丈、住职。原为久住护持佛法之意,是掌管一个寺院的主僧。《圆觉经》卷上云:“一切如来,光严住持。”禅宗兴起后寺院主管僧人称为住持。道教也称道观中的负责人为住持。“住持”之语义为 “安住之、维持之”。原意指代佛传法、续佛慧命之人,后被用来指称各寺院之主持者,或长老。此词用在寺职称谓时,又称寺主或院主。由于住持之住处称为“方丈”,故“方丈”一词亦被引申为住持之意。)
年轻时的清澄法师博学多艺,才华出众,朝中王公大臣曾三番五次的请他出山为官,都被他予以拒绝。他潜心佛学,甘于淡泊,不贪安逸,不务奢华。他曾经一个人粗衣菲食,十年不下山,在草房茅棚中苦心修行。在淡泊之中,使僧格不断地升华、滋长。清澄法师深得天庆国人的尊敬,德辉照耀于世。
清澄法师为一代高僧禅宗。他在世六十余年间,建造了“普济寺”。当年清澄法师曾在“普济寺”内结七念佛,建念佛道场。一时间各国名士,高僧禅宗,纷纷齐集该寺,“普济寺”由此成为著名道场。当年的“普济寺”不只是天庆国香火最最鼎盛之庙堂,也是各国之中香火最最鼎盛之庙堂。
现任住持清木法师,乃为前任“普济寺”住持清照法师的嗣法弟子,“普济寺”至于他,已是第三任的“普济寺”住持了。当年“普济寺”首任主持清澄法师圆寂后,其嗣法弟子清照法师法继任住持法师——是为第二代“普济寺”住持。
“普济寺”至今已建寺一百五十二年。这期间,“普济寺”曾在一次暴风雨袭击中遭受到雷击后引发起火,烧毁了古柏和部份殿宇。先皇在世之时,“普济寺”经历过一次大规模的盗匪抢劫,盗匪临走之际,纵火烧寺,僧众四处逃散,殿宇遭到了严重破坏。“普济寺”经过此次重创后,再无能力对寺院进行较大的修茸建造,积日累久,香火渐次衰弱。“普济寺”越来越走向衰弱,逐渐香火日少,已是日暮途穷之际。
如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