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魔鬼之花(1 / 6)
莺粟(又称阿芙蓉),别名:罂子粟、御米,象谷,米囊,囊子。现代社会通常称其为罂粟(ying su),英文为:Papaver Somniferum, 拉丁文为:Papaver somniferum L。
莺粟为一年生植物,植株高60-100cm。茎平滑,被有白粉。叶互生,灰绿色,无柄,抱茎,长椭圆形。花芽常下垂,单生,开时直立,花大而美丽,萼片2枚,早落,呈银绿色,分裂或有锯齿。花瓣4枚,白色、粉红色或紫色,莺粟花绚烂华美,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观赏植物。莺粟花落后,在顶端结成椭圆型的果实──莺粟果。果长椭圆形或壶状,约半个拳头大小,黄褐色或淡褐色,平滑,具纵纹。种子多数,很像死不了的种子,很小,肾形,花期4月至5月,果期6月至8月。
《本草》药典里言它功极繁茂,三四月抽花茎,结青苞,花开则苞脱,大如爷盏,罂在花中,须蕊裹之。花大而艳丽,有大红、桃红、红紫、纯紫、纯白色,一种而具数色。花开三日即谢,而罂在茎头,上有盖下有蒂,宛然如酒罂,中有白米极细。又名米囊花、御米花。古人咏莺粟多从其又名米囊花着笔。
取罂粟(莺粟)果划破表皮,会流出乳白色的果汁。果汁暴露于空气后干燥凝结,即变成褐色或黑色,这就是生鸦片——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是罂粟果实中流出的乳液经干燥凝结而成。因产地不同而呈黑色或褐色,味苦。生鸦片经过烧煮和发酵,可制成精制鸦片,吸食时有一种强烈的香甜气味。吸食者初吸时会感到头晕目眩、恶心或头痛,多次吸食就会上瘾。
而生鸦片经过提炼后生成吗啡,吗啡再经化学药物提炼即生成海洛因——海洛因(Herion) 化学名称“二乙酰吗啡”,俗称白粉,它是由吗啡和醋酸酐反应而制成的,镇痛作用是吗啡的4—8倍,医学上曾广泛用于麻醉镇痛,但成瘾快,极难戒断。长期使用会破坏人的免疫功能,并导致心、肝、肾等主要脏器的损害。注射吸食还能传播艾滋病等疾病。历史上它曾被用做精神药品戒断吗啡,但由于其副作用过大,最终被定为毒品。海洛因在现代社会里被称为世界毒品之王,是全世界监控、查禁的最重要的毒品之一。
人类的祖先很早就认识了罂粟。据考古学家说,罂粟是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在地中海东海岸的群山中游历时偶然发现的。五千多年前的苏美尔人曾虔诚地把它称为“快乐植物”,认为是神灵的赐予。古埃及人也曾把它当作治疗婴儿夜哭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