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第 166 章(2 / 8)
书案上。他皱着眉头,感到这些事情有些复杂,似乎近些日子弹劾宝宝和国事处的奏章一下子增多了不少。半晌,他端起书案上的青玉茶盏,淡淡抿了一口,闭目沉思。天德皇帝冷天玄从少年起,就立誓要成为不世出的一代明君,让自己的治下昌容盛世,人民富足,社会繁华,国家强大,四周战火平息,众国纷纷来朝。以英主明君而流芳青史。因此他自幼习武,刻苦学经读史,久习兵事。在几个皇子里面是最勤奋学习的,也是最谨慎精细,慷慨大气,富有韬略的皇子。
冷天玄很清楚,父皇个性懦弱,在位期间朝政大权为太皇太后为首的华氏士族、林氏士族等士族门阀所把持,皇权旁落。所以父皇后期便索性散手不理朝政之事,一味的沉迷佛道, 热衷于兴修道观寺庙。敛民之财,致使百姓民怨声起。留给冷天玄的是个千疮百孔的国家,积贫积弱。内则民心欠安,外则强敌环绕,虎视眈眈。
冷天玄凝神轻叹,依靠在宽大的太师椅背上,习惯的用右手抚着额角和鼻梁。继续回忆起往事……。百废待举,或许正是天德皇帝冷天玄继位后所必须面临的局面。每思及此,冷天玄总是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冷天玄认为高祖立国到如今已有百年。物事民风已经与高祖时大不相同,再沿用高祖故制已不尽合适。他有心要改变这一切,做出如同先祖高宗那样的辉煌伟业,保住天庆的天下。所以冷天玄登基为帝后,曾雄心勃勃,想独掌朝纲,几次亟欲改制施新,一扫先帝弊政,成就不世伟业。
却不料,就在冷天玄兴致勃勃,欲大展一番拳脚时,却被朝中的老臣们狠狠的当头敲了一棒。——朝议中冷天玄所提出的改制施新方案,遭到了朝中老臣的极力反对,老臣们以“先王礼制不可废,先王法度也不可违背”的理由予以否定,语气之强硬,不容回转。
天庆国内一些世族大家盘根错节,朝中权贵多出自于天庆的士族门阀。所以他们明里暗里都站在士族门阀一方阵线,成为他们在朝中的代言人。而天德皇帝冷天玄登基后所提出的一些施政方略中的法则压制了士族门阀,朝中权贵的利益,触动了权贵们的利益,因此处处受到朝中老臣的掣肘。
冷天玄每走一步除旧更新的步伐,都会受到朝中老臣们的严重阻碍,每向前走一步,都非常艰难。朝上多有争端,群臣怀策各有计算。那些老臣自恃功高,依托士族门阀的支持,只知尊奉旧制陈规,仗着先帝之名,手握朝中人脉,权倾朝野。不把他这个年轻天子放在眼中。而他,作为天庆国至高无上的皇帝,却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