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失爱(2 / 4)
。
在四皇子的伤好得差不多的时候,大明宫里颁布了一道懿旨,四皇子李怡被册封为光王,更名为李忱,并允许他以亲王的身份,每天上朝,听政议政。
这无疑是在大明宫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枚硕大的石子,激起了巨大的波澜。文武百官在这之前并没有得到更多的消息,却在这一天忽然被竟得目瞪口呆。
谁都知道,当年郑氏是在郭太后的蓬莱殿里勾引了先帝,怀上了四皇子。而在郑氏怀孕以后,先帝并不待见她,于是郭太后等她产下四皇子以后,就下令叫她搬到太极宫的佛堂里去居住,几乎从此以后再也见不到先帝。
这么看来,郑氏和郭太后的积怨,绝非一两天。那么郭太后为何在这个时候,忽然表现出了对四皇子格外的兴趣,甚至册封为亲王?
若是立光王为太子,对于国泰和和郭家一族绝无好处。郭太后淫浸深宫数十年,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那么她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众人的纷纷猜测并没有得到新的证实,郭太后依旧和往常一样垂帘听政,部署国事政事。而皇帝陛下却不知怎的,好似对政务开始有些漫不经心了。递上去的折子,十有八九都是郭太后批阅,而皇帝陛下回复的寥寥无几。
难道,册封四皇子只是一个幌子,本朝又将出现一个则天皇后么?
于是有臣子试探着上了折子,恳请追封代国公郭暧为郡王。
如果郭太后有效仿武后之意,应当不会拒绝这个提议。毕竟,在正式登基之前先太高自己的背景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可是没想到,郭太后拒绝了这个提议,甚至十分明确地批复,说她乃是一介妇道人家,不应做这种让天下人诟病的事,言外之意就是她不会效仿武后临朝称制。
郭太后对光王虽然礼遇,但好像也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恩宠或者厚待,甚至颇为严厉。对于他提出的一些不成熟的政见,郭太后甚至毫不留情地加以批判。
这又让众臣都感到迷糊,难道太后娘娘册封他为亲王,真的只是因为想起来他也是先帝的儿子,所以顺手给了一份他应得的荣宠么?
而在几天之后,又发生了一件事,在朝野之中引起了极大的震撼,甚至几乎击溃郭太后。
郭驸马带兵去成德那边出征,与叛军已经进行了数次正面交锋。但是因为朝廷派出的部队人数同叛军实在是悬殊,总是输多赢少。
而在一次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