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京郊相聚(2 / 6)
姐在赵家有银子撑腰;而据说辞官归隐的王渊很宠娇娘,王博看似前程似锦,而自己却比一个落魄的丫头都不如。
“小姐,您趁热吃一口吧!”米儿趁玉娘上马车前递上一个纸包子:“奴婢知道您不喜欢吃面馍,可是热的能带走的也只有这东西了!”
“米儿,好好照顾少爷去!”黄嬷嬷年岁大,玉娘让她和自己同一辆马车,为此王老太太又敲边打鼓说玉娘主仆不懂规矩,但是玉娘执意要让自己上车,她接过米儿手中的面馍旋即上了车:“小姐,咱们进了京就好了!”
“嬷嬷,我真是累了!”头倚在黄嬷嬷肩膀上:“嬷嬷,娘常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为什么在王家我这么努力的付出,他们怎么也不将我放在眼里呢?”
“小姐!”自家小姐的苦黄嬷嬷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小姐,老太太那就是一个端着架子的半吊子,听人说她的一举一动都学了知府的规矩,可是,当年的知府老太太也没那般刻薄的待过叶夫人!”
“为人媳妇真难啊,为官家的媳妇更难!”做闺阁小姐时,也是憧憬着夫妻俩能恩恩爱爱,其实,玉娘明白,自己有今天的处境,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王博对自己的不冷不热。如果王博爱她,敬重她就不会任由自己的亲娘作践自己的妻子!
为官清廉的王博根本就没什么银子,再加上王家家底儿也不厚,这欠举家随迁,摆场大,马屎皮面光,最后他让人给置办的府第是在地段最便宜的城北。
“嬷嬷,您看我这样行吗?”王博借口新上任事忙不愿前往京郊拜见季氏,其实玉娘不知道,是他不愿对面曾经的傻子王渊。在他内心深处有一个伤疤,那件貂皮大衣和玉扳指时刻提醒着自己才是傻子。近亲情更怯,听车夫说快到庄上了,带着儿子的玉娘更是不放心的问了又问。
“小姐,行的!”黄嬷嬷想,无论小姐再怎么打扮,也遮不了她憔悴的容颜。
京郊娇娘的庄子上一片繁忙,庄户们的房子已修好了,现在抓紧时间春耕。主院里,季氏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了。
“娘,您坐下吧,再晃下去我头都晕了!”说话的是徐渭,这些年走南闯北的也发了财,但是却不着家。雪灾时他知道地处北方的京城是重灾区,怕娘和两个姐姐有闪失,径直跑了过来。随行的还有一个叫淳儿的姑娘,大大咧咧的介绍说是她的媳妇。无媒苟合,吓得季氏连拷带问。原来是徐渭在半路上捡的一个秀才的女儿,那家人受灾严重,一家三口只有这么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