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逃别离(4 / 4)
什么时候开始谋划的呢?昨日还同他耳鬓厮磨,这也是计划之中的么?或者说是从王洛山来京都之时便决定了?还是更早呢?
宫变之时亦是瞧得出她早有打算一走了之,本以为用“皇后”这二字能拴住她,哪知根本无用。
从他们相识起便是如此,王挽扬但凡要走,便难以挽留。而刘暇一次次从询问她的心意乃至以手段硬留乃至服软的请求,皆留她不长。
刘暇最为忿恨地便是这一点,王挽扬她分明并非不欢喜刘暇,而是无情无义到忽略他人情谊只顾虑自己的痛楚。
在大齐时,王挽扬知刘暇终将归国却无所谓刘暇的去留。
出使南岭,不情不愿再与他相见,并且宁愿不顾腿伤也要冒雨走。
宫变那日,她成功退敌斩杀百人,尸横遍野,血肉模糊,体力不支依旧要策马逃走。
而到如今,前一刻还笑意妍妍,插科打诨一个不落,后一瞬便不管不顾地离开。
计划周密得很,亦是无心无肺之人才能有到这样毫无破绽的演技,也正是对她过于抱有期待才会一再相信与纵容。
明明互相欢喜却又不能厮守,明明各退一步便能相伴。然而王挽扬面对刘暇,并不愿服软,她大抵还有仅剩不多的自负,不愿在他面前扯去所有伪装,被看得如此透彻,鲜血淋淋。即便两人一旦亲密起来,王挽扬偶尔会立刻暴露自己最坏最丑的一面,但她从来不愿脱去自己的逆鳞,因那不是铠甲,那是她身体发肤的一部分,拔不掉的。
由此来看,王挽扬像是被拴在厩中,却想挣脱缰绳桀骜不驯的烈马,而刘暇是一条孤高睥睨着猎物,缓慢缠绕并将之置于死地的蛇。
共同之处甚多,不同之处亦非寥寥。但谁都不能将对方阻碍。
桌上的茶放一会便凉,刘暇没再喝下。
他甚至不想再去追她回来,觉得自己似个被遗弃的笑话,巧取豪夺的事情不能再做,只怕令人生厌。便只遣派了暗卫,并且嘱托若寻到了亦不要打扰。
然而他始终是慢了一步,此时的王挽扬谋划多日,且不似从前虚弱不能行动,在接踵摩肩的茫茫人海中要寻到这样的一人,确如大海捞针,非为朝夕之举。
作者有话要说: 王挽扬v:别拦着我我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