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二章 这是最好的时代(3)(4 / 5)
下午亮相的作品是部纪录片,叫《samsara》。导演是美国人罗恩弗兰克,他带着团队走进影厅,又看了眼观众席,不禁略微失望。
如果说文艺片是小众,那纪录片就是偏安一隅。以国内观众的观影趣味,能保持四成的上座率已算成功。
“哗哗哗!”
虽然不认识,大家礼貌的给予掌声,可随后,却没有开始的迹象。正疑惑间,忽见入口处又进来一人。
“哇哦!”
妥妥的大惊喜,气氛骤然热烈。
“大家好,我是褚青!”
他穿着非正式的休闲装,站在台子右侧,道:“在正式放映前,我先介绍一下这部电影的主创人员。导演罗恩弗兰克先生!”
“摄影朗弗利克!”
“制片人迈尔斯康纳利!”
众人一字排开,褚青又道:“今年参展的纪录片有42部,这是我最想给大家推荐的。《samsara》是藏语发音,就是轮回的意思。弗兰克团队花了5年时间,走了25个国家才完成这部作品。它没有字幕,没有对白,但没关系,你们有眼睛,你们有思想。”
“轮回在这里的涵义极为广博,比如一部电影的开始与结束,一件产品的诞生与销毁,甚至性与爱,繁华与尘土,都可以叫做轮回。或者说,是一种生命的表达形式。好了,我不多讲,请大家用心去感受。”
话落,几人在前排就座,灯光暗下,银幕亮起。
《轮回》的前半部分,是宗教自然、异族文化,后半部分是资本消费和工业社会。70mm的胶片,呈现了让人窒息的画面享受。
从缅甸蒲甘的古城,到纳米比亚的卡曼斯科,从站在裸男海报前的阿拉伯妇女,到郑州三全公司的食品生产基地……世间万象,鲜明对比,不断冲击着众人眼球。
最震撼的是现代篇,着重描绘了各种工厂的流水线作业。
一头头肥大的母猪被固定住,死了一样的侧躺,七八只小猪抢着去吃奶。一头头奶牛站在钢铁的小栅栏里,身下装着自动吸奶器。还有无数的工人在忙碌,从电熨斗到速冻饺子,再到简单的线路板。
镜头忽然停在一个小女工的手上。她负责给熨斗缠电线,上个环节的同事似乎慢了一点,传送带没有东西过来。就在这几秒钟的空档,那两只年轻的手在不安份的骚动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