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2 / 5)
的声誉看得最为重要,无论四大豪族中的哪一姓,都以家族利益为第一位,不论生死。
聂子陵此前当然见过白湛,却基本不曾与他打过交道,如今白家的嫡孙公子在东兴被抓捕,以刺客罪被他国皇帝审问,如果传到西秦去……
后果可想而知。
聂子陵不由地心里一寒,面上却越发镇定下来,冷笑道:“东兴陛下的意思是,这人是大秦白家的子弟?故意来东兴行不轨之事?还落在了晋阳王府的手里?事情发生得未免太过巧合了。难道陛下不觉得是有人故意挑拨东兴与大秦的关系么?陛下如此英名,仅凭一个纹身就断定他是白家的人?”
见群臣不语,聂子陵手心里捏了满满的汗,继续道:“在下出身河内聂家,亦是大秦名门望族,不知东兴的家族利益于各子弟来说价值几何,在大秦,那是比生死还重要的!若是有人令家族蒙羞,就该自刎以谢罪!陛下想必知晓,白家在大秦是何等地位,我大秦当朝皇太后和历代皇后皆出自白家……”
他说着,对着西方一拱手,以示恭敬:“即便是大帝本人,也要对白家礼让三分。试问,堂堂白家的子弟,又怎会跑来东兴盛京兴风作浪挑起是非?这分明是有人刻意栽赃冤枉!”
众说纷纭,各有各的理,大兴朝臣议论了一番,却并不敢对聂子陵严加斥责,一来,他们没有证据,二来,碍于西秦国力的强大。
讨论到最后,除了黎国舅等人坚持己见,主张严查西秦使者外,其余的朝臣都力主将刺客收押,仔细调查后再做定论。
白湛中了毒,韩晔刻意琢磨过药性,并没有立刻要他的命,只封住了他的经脉,让他说不出话来。他的意识还清醒着,听了聂子陵的话,他心里霍然一松。
因为,聂子陵嘴里说的话,定然代表了那个人的意思,那句“若有人令家族蒙羞,就该自刎谢罪”分明是说给他听的。聂子陵不指证他是西秦白家的人,便表示,大帝知晓却不追究,只要他一死,白家便不会被牵连进去——
是的,家族利益最重要。大帝在提点他,告诉他,放弃白家的身份,保全白家的声誉。而他白湛即便能活着回到长安,也难逃一死,还会让白家被拿捏住把柄……两相权衡,大帝知道他不会反抗。
白湛想通了便认命了,他身为白家的子弟,却无法在死后回归故土,葬入宗祠,都是韩晔害的!韩晔以为他会乖乖听从他的摆布,将西秦陷入不义之地?
“刺客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