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1 / 5)
天鹰阁派去传话的人次日就到了顾府,说是府上郎中的一位旧识听说他到访洛阳派人来给他传一个口信。接待的人自然是门房泊周,他一听是柳大夫的朋友,欢欢喜喜地把对方迎进了门,只觉着柳大夫是府上的恩人,他的朋友自然是贵宾。
柳墨隐吃完午饭后无所事事,借着需要翻阅古籍给顾大人更换药方之名,堂而皇之地进入了顾府的书房。许是书房内有太多涉及政要的文件,管家硬是跟着,美其名曰做导引。好在他这个人随性豁达至极,被别人寸步不离地盯着也并没有生出不适感来。顾府的藏书不能说可观,质量却是一流。自古文人墨客爱藏书,顾大人也不能例外。他兴致一来,随手拿了一本出来翻看着。
秦管家见他一直在书架那边徘徊,也不再跟着,大人的重要文件都放在书桌这边的花梨木柜子里,书架那里只有一些多年来收藏的书,再贵重也不打紧。她也正好趁着这次机会,给大人收拾一下桌子。这几天大家都忙得人仰马翻,书房便一直维持在三天前大人毒发时的样子。砚台里的墨水早已全然干透,毛笔文件散落了一地,实在是一片狼藉。
柳墨隐随意翻了几本顾沾卿的藏书后,正打算将书本归回原位,忽的脚边一个玉石花瓶里装着的画轴吸引了他的眼球。
他伸手抽出一幅,小心翼翼地打开,待画卷完全呈现,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跃然纸上。细一看,竟是少年时代的沈挽荷。画中的她立于长街之上,手执一柄梅花图案的油纸伞,对着画者蓦然回首。这幅画一笔一划都异常细致,画中之人神态灵动,构思颇有新意,机乎找不出任何瑕疵,仿佛眼前之景早已在画者心中描摹了无数遍。可惜整张画没有相配的诗文甚至连日期和落款都没有。
他看了会儿,轻笑一下,将它卷好放回原处,再抽出另外一幅。从第二幅画的磨损度来看应该有些年头,此画取景另辟蹊径,画者的落脚点显然是在一座高楼的回廊之上。画上之景右半部分是一座城,城内层台耸立,飞甍鳞次,街头车水马龙,小贩奔走叫唤,一派繁华之象。左半部分则是无尽的江水,水光与长天一色。落款处用小楷写着三个字:顾沾卿。柳墨隐本是一脸赏识沉浸之色,这幅画好像将他带到了某一段明媚的往事中。突然间,他仿佛意识到了什么,眉头一紧神情转为凝重,迅速将手中的画卷起。
于此同时,泊周的声音出现在书房门口,“瑞姑姑,你可知道柳大夫在哪里,我到处找他呢?”
“你找柳大夫做什么,莫非是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