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5 / 6)
?”
柳墨隐自顾自地摇了摇头,“也不尽然,主要是怕再次惹恼我爹。”
“那这么多年,你都没见过令尊吗?”沈挽荷不可置信地问。没想到他们父子之间的心结竟会结得如此之深。
“嗯,八年没见了。” 柳墨隐坦然承认,“不过伺候我爹的老仆人与我感情深厚,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告诉我我爹的近况。我虽不能在跟前照顾他,可通过老仆,也能多少尽些孝道。”
“原来是这样,不过我倒觉得你们父子之间大可不必如此。”听到最后,沈挽荷心里多了些惋惜之情。
柳墨隐却摇了摇头,蹙眉道:“我娘一事,我犯的是不可饶恕之过。我若是不远行,她或许就不会故去。我爹那样气愤,也是情有可原。”
“人生无常,也不能全部归罪于你。何况逝者已矣,你娘若是在世,必定不希望看到你们二人这般生疏。”沈挽荷宽慰,“只是心结不易解,需要柳大夫先看开些。”
柳墨隐嘴角微微荡起一个笑容,“嗯,沈姑娘的话,我会铭记在心。天快亮了,你现在能入睡了吗?”
经过与柳墨隐的一番谈话,沈挽荷心中虽还有些凄惶感伤,但毕竟没有了大梦初醒时的惊惧恐慌,大悲大痛。沈挽荷想了想道:“应该能。”
柳墨隐满意地“嗯”了一声,说道:“那就去睡吧,等你醒了我们再上路。”
沈挽荷轻轻地道了声谢,抬手将窗户虚掩上。她正准备转身向床的方向走,突然想到柳墨隐那次救自己似乎是那么多年来他第一次出手。记得当日她致谢之时,柳墨隐轻描淡写一句带过,她以为确实无关紧要。而今听得事情的原委,才忽然明白过来他救自己并非是什么举手之劳。沈挽荷心中大为感激,而除了感激之外,似乎又有另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开始在这破晓前的时光中慢慢滋生。她几欲开口唤住柳墨隐,可隔壁很快传来了窗户关闭的声响。沈挽荷在黑邃的木楼里立了片刻,终于还是抬足走向了睡塌。
之后的几天,三人沿着丝绸之路一路往西。他们路径兰州、武威,最后出了嘉峪关。沈挽荷有生之年第一次出关,随着车辙离嘉峪关越来越远,她也越发地对周围之景物新奇起来。尤其是去到敦煌后,与中原地区迥异的建筑,集市上做各种打扮的商人,都能令其注目许久。可惜他们毕竟不是出来游玩的,为了赶路他们只在敦煌休整了半日。柳墨隐是老马识途,几人沿着两片大沙漠中间的夹缝一路前行,很快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