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蒋方震的信心(2 / 4)
的资历吓人,这也是蒋方震最担心的一点。
张作霖的年龄也不大,但36岁的年纪比大部分年轻军官都要大一些。北伐战争时期失败被俘,然后进入华军体系,这样的经历让张作霖张狂的心态收敛不少,在军校学习的生涯也让这个自诩为大老粗的军人变得文明一些,当然作战紧张时还是少不了粗话——这并不影响部队战斗力。从军校两年的学习后,张作霖被分配到基层担任师长,之后担任第十一集团军参谋长,他们也是集团军级别中唯一的一对普通人指挥官。
“嗯,老哥,还是看看这份文件吧,日本人不安分,准备在鹿儿岛动手了。”蒋方震露出激动的表情,这是证明自己的绝佳机会。
“虾夷族?什么鬼?”
“北海道和库页岛地区的原住民,也叫阿依努人,和大和民族不是一个种,属于日本的少数民族。从十七世纪开始就备受日本人压迫,现在数量已经变得很少,据说不到三万人,日本人这是把深山老林里的虾夷族人都赶出来,估计小孩老人也在其中。这些上面发的情报简报上都有啊,老哥没看?”
“呵呵,呵呵!”这下暴露出张作霖不喜学习的本性来了,好不容易从军校脱身,他发誓再也不接触书本,没想到到军队里同样有堆积如山的文件,在安逸的参谋部里还不如到基层部队担任指挥官呢!
“按照情报来看,日本人这是要把五万名虾夷族人充当炮灰,试探我们在鹿儿岛县的兵力部署和火力,不排除趁机大规模进攻的可能。要想攻破我十一集团军的防线,五万人还少点,起码要拿一百万精锐来填我们防线前面的大坑!”
蒋方震此言非虚,为了将鹿儿岛建设成为华军攻略日本最稳固的桥头堡,从五年前开始华军工程部队就在这里构筑防御工事。沿着鹿儿岛县北端出水,到南端串间,按照钢铁基地存储的马奇诺防线结构图,在基因人工程师的指挥下,动员十万名日本劳工,经过两年半时间构筑了这条鹿儿岛防线。
鹿儿岛防线当然不能和马奇诺防线媲美,雷区、铁丝网、碉堡、互相连接的地下工事却足以让日本人头皮发麻。后方密密麻麻的军用机场为防线提供最有力的支援,战争爆发后兵力不足的问题也被迅速解决,十一集团军加上陆战师的部队超过20万人,大大加深了防御深度和密度。
现在最后一环也即将被补齐,那就是华军的后勤物资。先期在鹿儿岛存储的物资不足以支撑大军作战,横须贺事件后华军调兵遣将,总共2500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