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环环算计(1 / 4)
凤国因太子病危一事陷入诡谲风云的时候,熙国因先皇死于鸣国来的杀手手下而向鸣国宣战,鸣国无力辩驳,一时半会也寻不到有力证据来证明己身清白,加之熙国已经集结军队就快要向鸣国边境进攻,鸣国无奈之下,被迫应战。熙鸣两国之间将有一场大战,凤鸣熙三国的联盟关系岌岌可危,稍有不慎就会全毁了。
三国联盟关系一旦毁掉,影响的是三国的未来和根基,故被太子一事弄得心力交瘁的肃元帝不得不打起精神调解,希望熙国新帝能先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一下这事的可行性和真实性,不要中了真凶的计。秦立也在私下里跟熙国新帝通信,言明自己没有刺杀熙帝的必要,三国联盟稳定,海运一事步入正轨,正是大好发展的时候,他又怎么会自毁长城?好,便是他心思歹毒,又怎会如此行事不慎?
不慎到留下如此清晰的证据给熙国,等于直接向熙国认罪,说人就是鸣国杀的吗?再蠢的人也做不出这样的事来吧,真如此,不是傻子吃屎,越吃越臭吗?
有肃元帝的调解,秦立的自白,熙国太后也私下劝说了新帝,此事仍有蹊跷之处,万不可草率行事,当小心谨慎才是。三方劝说让沉浸在丧父之痛的新帝冷静了下来,也觉得此事疑点甚多,为免真凶浑水摸鱼,便决定给鸣国一个证明清白的机会,假如最终的结果还是指向鸣国,就不要怪他倾全国之力来报父仇了。
秦立做过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满朝文武的动态也一并掌握在他手中,熙帝不是他指使人去杀的,也不是有人背着他去做的,所以他并不担心最终的结果会对鸣国不利。但为了防止贼人陷害,他还是小心了几分,派出手下最得力的暗卫去调查,争取抢在熙国行动前先一步拿出证据。但就在这关键的时刻,鸣国北边忽然闹起了蝗灾,百姓民不聊生,无粮可食,大批流民流窜,更有人带头起义。
秦立只得分出精神召集大臣商讨治理蝗灾一事,以最快速度拿出救灾方案并派心腹大臣去救灾后,他又召见了最信任的武将,派这人带领精兵镇压起义。
诸事烦乱之际,秦立派出的暗卫却带回了不好的消息,暗杀熙帝的人的确是鸣国民间的一个杀手。跟众人想的国家阴谋不一样,此人动手却是为了私仇,而他是熙帝的私生子,熙国新帝同父异母的兄弟。据说熙帝年轻时曾微服出游,进入鸣国边境的时候遇了洪灾,被一农家女所救,共患难了一段时间,也有了肌肤之亲。灾后,熙帝本想带此女回宫,却因为当时熙国兵乱,不得不快马赶回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