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是一场巧遇(2 / 12)
堂兄,叫李泽文,是他大伯的儿子,现在在国外读书。李家这一代的年轻人里,没哪个比得上他。”唐卫东说。
唐宓回想起自己曾经见过李知行这位堂兄两次,她记得他戴一副无框眼镜,面目沉静,举止稳重,永远是一副翩翩贵公子的模样。
她说:“李泽文比李知行优秀吗?”
“李知行能跟他哥哥比?”唐卫东摇头叹息,“差太远了。”
“哎?”
唐宓一呆在她看来,李知行已经是她见过的同龄人中最厉害的了,但还完全不能和李泽文比?这个评价简直匪夷所思。
唐卫东没再细说,又转了话题:“唐宓,下学期明朗去燕京读书,如果你能遇到他的话,记得教他。”
“我会的,他是我的弟弟。”
正如舅舅所说的,大一下学期开始,唐宓的生活中,唐明朗就很频繁地出现了。他转学到了燕京,没补课的周末时,会到大学找她和李知行。
唐明朗现在就读的高中在京大旁边不远。他是高一下学期转入这所著名的重点中学,这时间有些尴尬,其他同学早就结成了自己的群体,他作为外地人,一时半会儿有些难以融入现在的集体。除此之外,他的零花钱和生活费也被大大削减了,据他的原话说“我每天就二十块零花钱” ,回家时都不得不乘坐公交车和地铁 他对此充满了怨念,觉得自己来了燕京就诸事不顺:“我简直活不下去了”
于是唐宓发现,李知行随手塞给了他几张百元大钞。
唐宓还挺震惊:“他怎么会没钱的?”
李知行说:“姑姑现在生意很忙,明朗现在不少时间都在我爷爷奶奶家。我爷爷很严厉,不会也不允许给我们小辈过多的零花钱。”
唐宓问他:“哪你小时候也是这样?”
李知行瞧她一眼,笑起来:“对啊,没钱还是挺惨淡的。所以小时候得想办法挣钱。”
她很困惑,她想自己实在是太驽钝了,那么小的孩子怎么能挣钱?
“想什么办法啊?”
卖作业啊卖笔记赚钱。
唐宓无言以对。自己从小到大成绩优秀,当年小镇中的同学们都跟她借作业借笔记抄——她怎么就没想到以此来牟利呢?她想起自己学的《经济学》中的一句话:千方百计追逐利润是资本的本性。她想,就算自己再读一百年经管学院,只怕也想不到这种盈利方式。就算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