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部分(3 / 6)
差异而没能建立起很好的人际关系;有时候他也许永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建立这种关联使泰德能够将生活中的一部分经验类推到其他相似的领域。
2.应对第二个挑战
泰德开始检视绩效评价的材料,并允许他自己去感受那种通常导致他拖延的紧张感。他使自己去忍受这种紧张感,直到打消那种熟悉的退缩念头为止。这是攻克拖延障碍的情绪方法。
泰德使用了两种锻炼情感耐性的技巧:1)寻找思考和感觉之间的联系。他告诉自己他做不到(和他的销售人员讨论评价结果)。他听到自己说:“我会显得像一个傻瓜。”他注意到他的焦虑程度随着这些想法的出现而猛增,使他强烈地希望能够逃离这种紧张感。2)选择在焦虑中坚持下去而非退缩。他同时也重新认识了他默认的关于拖延的自我判定。他发现,仅因为它们是无意识的并且与情感相联系,并不就能证明它们是真实的。
在他默认的消极思维和他的不安之间建立联系证明是很有好处的。他报告说他的紧张耐受能力练习是三个部分中最重要的。通过接受紧张情绪,他变得不再那么紧张了。
3.应对第三个挑战
泰德明白,想要永久地克服对绩效评价的拖延,越过思维和情绪的障碍很重要。但第三个挑战要求他开始亲自动手撰写评价。这个机械地去做的阶段不需要等到应对完前两个挑战之后。他可以同时做这三件事。
通过实用的新信息,泰德解决了他害怕和销售部员工回顾绩效评价的问题。在演练时,他由积极的评论做起,再逐渐引入另外几个有待改进的领域。泰德更适应这个结构,于是将其应用到实践中。
通过采取认知、情绪和行为方面的措施,泰德中断了他的拖延过程,重塑了他的观念,并改变了结果。泰德完成了绩效评价,并和他的员工会面。从他的报告中可知,他的绩效评价得到了他人好评。
泰德在很大程度上(但不是完全)放弃了每一个绩效评价都必须是有意义和完美的这一观念。但不管怎样,下一次泰德的绩效评价到期之前他已先完成了任务。
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能带来相对永久和积极的结果。然而,通过集中解决一个顽固的拖延问题,泰德学到了一些可以举一反三的技巧。泛化,就是重复地将从一种情境下学到的过程直接或经改变之后应用到另外的情境下。再次利用已学会的技巧,尽管这样的机会很多,但要发现这是另一例类似的拖延可能不那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