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鸭绿江?(2 / 3)
阜吾民之财兮。
司马迁说:《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
哎,司马迁就是喜欢那种调调,因为他被汉武帝下令切了下面的男性象征(宫刑),所以他就是偏向充满不幸的苦难帝王,一个词形容——“同病相怜”!咱们一样惨(或者你比我还惨得多),所以必然是大好人,明君圣主!舜从小受父亲瞽叟、后母和后母所生之子象的迫害,屡经磨难,仍和善相对,不怨不恨——啊,这种“你们要我去死,我还要微笑”的精神,正中司马迁萌点哎。
司马迁很少赞美顺风顺水继承王位的君主,尽是歌颂一批比黄连还苦,饱受磨难,九死一生,活下来就是奇迹的悲剧之人!
啊,吟诗,小小也会啊,她可以熟练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难道念出来就能万民敬仰啊?老百姓对付起来很简单,吃得饱饭,再多点闲钱,过得下去日子,就很好管理了(高雅的说法: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手机都没发明,劳苦大众不会为了WiFi信号揭竿而起的。
小小话锋一转:“朕闻姜子牙一钓而兴周朝八百之基;贤卿之功,何异于此!朕观鱼水边,念卿功劳。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喝喝酒,吃吃菜,聊聊天,还是要把话题转到“攻下高句丽”。
诉说自己扩大版图志向的时候,小小觉得自己慷慨动人的演说简直可以配乐: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
卞朝好儿女齐心团结进
大丈夫当打败高句丽小棒子
一声令下去朝鲜战场
为了保卫祖国为了保卫家乡
打败高句丽保卫和平
嘹亮地军歌威武雄壮
……
杨素心里闹翻天(再聪明也想不通,陛下干嘛看上那穷乡僻壤),嘴上平和的说道:“老臣受恩获福,然未知陛下欲托付何事,愿闻其详。”
——天啊,好不容易过着富豪老头的田园悠哉生活,千万别让我去高句丽!
啊,以高句丽那小国弱兵,难道不是咱们来个百万雄师就一下子灭了?
小小眨巴眨巴眼睛,看向了杨约。
——快,给我助攻!
杨约没法看着陛下为难啊,立马开口:“高句丽区区小国,与我大卞朝为敌,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