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部分(5 / 6)
锻炼,你可能会稍微偏离你的时间表。
跳过一两次没关系,是吗?或者可能是因为有人让你心烦意乱,所以你以此为理由暂时回归旧方式,以克服它。反正这只是一个暂时现象。你明天就会回归正轨。但是,你重新回到正轨的可能性很低很低。因为,砰的一声,你可能直接回到旧模式原地踏步。听起来像是老生常谈?
因此,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普遍模式:到底出什么问题了?
你重复某事越多,其场就变得越强。因此,如果你有某个长期的行为方式,那么其共振力量很大,因此对你产生很大的影响。当你的意识心理决定你要作出改变、投入大量的精力到该决定中并积极地作出改变时,你开始对着一个新场(如果你喜欢这种叫法的话,这其实是一个对立场)对焦。请回味谢尔德瑞克的评述:“场产生着重大影响,而系统则依照场来对焦。但是,如果对焦改变了,那么原先的场会消失,而其他的场会开始起作用。”通过对焦于这个新场,你觉得全然不同。新场有其自身的共振模式,由于这一共振模式,你可能会感到自信、确信无疑、有能力。
然而,如果你仓促决定你已经“摧毁它”了,并过早相信这个新场是完全稳定的,那么你可能一边自信满满,一边就回归到了旧模式。麻烦的是,一旦回归旧模式,你就会对焦于旧场——与你产生如此之强共振的旧场。按照谢尔德瑞克的观点,“源自于给定生物体过去状态的形态共振将是对其施加影响的、最为具体的形态共振,因为与其它任何生物体相比,它与其刚刚过去的自身更为类似”。因此,你很快就熟悉旧场了。它就像是一个老朋友,不过是那种你明知道这段友谊对你而言有如砒霜但依然会回到过去关系的那种老朋友。
如果你已经陷入了这样的循环长达数年,一直在想诸如“为什么我没有足够坚强?”或“我出了什么问题?”等问题,那么请暂时回去一小会儿,让自己从困局中走出来。因为只用意志力来改变行为是极富挑战性的,毕竟意志力来自意识心理,而意识心理并不覆盖潜意识心理或场。事实上,我们认为,潜意识心理和场可能是同一(one and the same)的(我们将在下一章中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如果你曾使用过其他干预措施,哪怕是似乎对所有人都奏效的能量心理学干预措施,可是对你丝毫不起作用,那这就说明了并不是意识心理的问题。通过消释旧的心理创伤,你可能已经不再对焦于旧场,但可能还没有对焦于某个新场。结果,新的行为没能稳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