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战(4 / 4)
是穿过来的时候呢?这些消息,突厥粮草什么时候到的,什么时候发现瘟疫的,突厥人员感染数量,都是从哪里得来的?
我没有问,低头掩饰道:“嗯,你先好好休息吧,明日再细谈。”
出了柳轩的营帐,我吩咐柳轩的一名护军:“你守着柳校尉,一步也不要离开。”
“是!”
这名护军也是跟着柳轩一起被俘的。
我回了主营帐,写了封战报叫人送回朝中,又出去命人熬些草药,给全军将士,预防瘟疫,虽然可能效果甚微,但聊胜于无。
令我感到惊喜的是,十天之内,全军士兵包括柳轩的那两万人在内,没有一个人被查出染上瘟疫,
父皇来了旨意,说已经又派了二十万人过来,让许征和这二十万人继续守着边关。突厥已退兵,可以试着交涉,签订条约,从沙陀外界划线,沙陀以北归突厥,以南归大唐,两国息战五年。
我按着父皇的意思写了封议和信,派使者去了突厥,突厥意料之外的爽快地接受了条件,我也乐得轻松,签了协定之后就班师回朝。
骨力莫延禄还是跟着我一起回长安,估计回到长安之后,他最终的目的就会慢慢显露出来了。
我还是想不通为什么那么强悍的突厥竟然就这样败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里,这场瘟疫或许有点名堂。
我仔细问过柳轩第一仗他们在密林里遭遇了什么,为什么两万人就那样全部被俘,而且突厥居然还没有杀掉他们。
柳轩的回答让我很困惑。
他说他们中了埋伏,密林中的晨雾几乎将他们全部迷晕了,一部分率先反应过来的被事先埋伏在树上的射手射杀了,他们醒来后发现已经被包围了,武器也全部没有了。
他说的不像是假话,但是我实在想不通,我明明叫人看着那个细作了,他也很老实,没有做出什么奇怪的事,为什么突厥会提前知道我们的计划呢?难道说,还有奸细?
还有一个疑点,就是他们为什么没有直接将这两万人屠杀,而是费那么大功夫把他们赶回战俘营呢?
我正想得入神,马车里传来一声尖叫,接着就没有动静了。
那马车里坐着的是李承乾。
我来不及思考,腾空而起,飞入马车,随后马车门被砰地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