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平城(1 / 10)
回到御书房,刘义隆便叫顾旭过来询问:“华林园的事,那几只老狐狸怎么说?”
“还能怎么说,徐羡之和傅亮已经去处理了。”顾旭站到刘义隆身边,一边给主子斟茶,一边说。
“是时候该有所行动了。”刘义隆品着茶,“我要下诏书,研磨。”
顾旭跟随主子多年,刘义隆的脾气他最清楚,想必这一次主子要有大行动了。顾旭在一旁研磨,一边瞅着主子所写的内容。
“朕初登大位,在诸多方面不足,现进徐羡之为司徒,傅亮为开府,谢晦为卫将军,檀道济为征北将军,王华,王昙首为侍中,到彦之为中领将,朱荣子为右军将军,王弘进位司空。封刘义恭为江夏王,刘亦宣为竟陵王,刘义季为衡阳王。”刘义隆写道。
“主子为何要升徐羡之他们的职位?”顾旭不解的问。
“现在还不是对他们下手的时候,先稳住他们再说。”刘义隆继续道,“现在我要逐步拢权。”
顾旭向大臣宣读了皇上的旨意,朝堂上无一人反对,但是徐羡之对此颇为不满,别人看不出来,他不可能看不出来皇上的用意。
下朝后徐羡之就和傅亮聚在一起商量起来,现在谢晦在荆州,檀道济那脾气又和他们聚不来,现在能和徐羡之一起说话的也只有傅亮了。
“皇上是什么意思?”傅亮问。
“他什么意思,当然是想亲政了。”徐羡之说道。
“可是华林园的事,皇上不是交给我们处理了吗?”傅亮想到华林园的事,似乎刘义隆并没有要□□的意思。
“你懂什么!这小子现在是在咱们面前装孙子。”徐羡之和傅亮一起到徐羡之的府上商量对策。
徐羡之将下人都差走,与傅亮坐下来商议道:“还记得我让你到荆州去接刘义隆吗?我问你宜都王的才智如何,你说挡在晋景帝,晋文帝之上,还提醒我说刘义隆不是省油的灯开始,我就注意着刘义隆的一举一动。”
“这事儿,我当然记得。”傅亮回答。
“我看刘义隆不会怪怪的当这个木偶,他两个哥哥怎么死的,他心里怎么会不知道。”徐羡之饮了一杯酒,又给傅亮斟上一杯酒。
“当时我们把刘义符,刘义真处理了,我就觉得不妥,不然也不会连退路都没有。”傅亮有些后悔当时做得太绝了。
“早知道刘义隆这么不好对付,还不如留下刘义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