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春日游(10 / 13)
莲峰、江漪因为投奔时间短,在民间还没那么热门。其中西山景晴出生皇室而跌宕起伏,传说最多,这些话本历经流传,到了苏台初期经过文人整理,演化成了一系列的戏剧剧目。苏台戏剧中的名篇——《明月楼》《夺三关》《落雁台》中的主角都是西山景晴。当然,又经过几百年传承,这些故事与真实相去更远。
这人物,若是百年之后成为传说,自然是荣耀;但是生前就变成“传奇”难免有许多让其本人和家属都哭笑不得的事情。
其实,这一天不但西山景晴等人在杨柳原游春,韩家的人也在杨柳原上。
游春是一时兴起,这天早上,铭霞等人刚走,就有邻家的娘子们来邀请紫媛去杨柳原游春,又说:“郎君们也与我家夫婿们一起去走走,如此好的日子,闷在家里做甚。”紫媛和庭幕都起了兴致,韩琳姊妹更不用说,等去问庭秋,没想到也是一口答应。这些人走的晚,又没有代步工具,到了杨柳原已经晌午。邀请他们游春的人家都备了馒头小菜,也找了一处茶棚叫了两壶青梅水,几盘小食。男女各处一席,吃喝聊天。与庭秋庭幕在一起的都是各家夫婿子弟,庭幕出来的时候很担心这些人开口说一些陈泗“妇人家”的话题,比如衣衫饰品、胭脂水粉之类的。幸好他们的邻居都是底层的平民,虽说女主外男主内,但是贫寒之家没有吃闲饭的人,纵是男子除了做好家务照顾孩子老人外,间或还要打点卖体力的临工,倒是没有一点阴柔气。彼此讨论的话题当然是家长里短,又或者哪里有可做的差事,庭秋兄弟两听着并不讨厌。
春柳之下,很快有人歌舞起来,市井歌舞谈不上优美,唱的也都是些民间小调。庭幕也起了兴致,吹起笛子,庭秋只会抚琴,此时无琴可用,就和着庭幕的调子放声曼歌。这兄弟两的音乐造诣很高,唱的都是陈泗流传的诗歌名篇,很快就吸引了一群人围观,人们远远指着说:“这是哪家郎君,好生俊逸。”
燕飞早上有些公务,直到午时才赶来杨柳原,听到优雅的笛音也去看热闹,一见之下笑了起来,心说:“韩家这两兄弟倒是闲雅。”转头找到西山景晴,自然将此事说了一遍。景晴等人也在白布半围的树下午餐,随行乐伎弹琴曼歌。听了燕飞的回报,景晴嘿嘿笑了声,招手让管家娘子过来低声吩咐了几句。燕飞凑过去道:“大都督这是要做什么。”景晴不答,她又问管家娘子,后者笑着回答了两个字“摆阔!”
顿时有几个人笑岔了气。
燕飞笑道:“要不还是我替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