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关河冷落(2 / 11)
劭庆六十四年的时候,秦州沦入庐裘之手。在那四年沦陷中,庐裘也用自己的方式统治和同化这些人。其中一条,就是禁止女子为官,在将所有女性解职的同时,也强行提拔了一批出身良家、知书达理的男子为官。玉舟的母亲本来是秦州掌节,父亲也出自官宦家庭。他和姐姐自小得到良好的教育,秦州沦陷的时候,十九岁的玉舟正在准备出嫁。一夜间,家园沦丧,母亲丢了官职,姐姐也失去了前进的道路。没有了收入的家庭很快陷入困境,劭庆六十五年,为了养家糊口,玉舟在当地官员的推荐下做了庐裘的一个下级官员。劭庆六十八年,西山景晴、莲锋收复扶风。大多数在庐裘统治时期出仕的男子退归家庭,玉舟却留了下来。一方面,他的确是一个能干的官吏;另一方面,他的妻子和妻家都支持他继续官员之路。而他的同僚们,除了的确能力不及的,绝大多数男子都因为家人的反对而离开官场。
因为是男子,又因为是在庐裘时期入仕的,好几年里他都挣扎在最偏远的地方,且保守歧视。直到景晴担任扶风大都督后,经过乡师燕飞的提拔才得以到郡治任职。这些经历让他对陈泗难民们在这片陌生土地的遭遇感同身受,也与韩庭秋格外谈的来。
玉舟其实也多次萌生退意,只是家里没有多少田地,夫妻两合计过几次,除了做官想不到其他体面且能让一家人过得舒服的营生。玉舟告诉韩庭秋,即便是在秦州被占领的时候,庐裘竭力推行男尊女卑的规则,可是百姓们并不以为然,象他这样出仕的人就算在那个时候也是被乡邻说闲话的。芦裘统治时要求女嫁男娶;长辈过世,家产由儿子们继承。这些事在扶风被收复后引发了许多悲喜剧,比如当时得到遗产的儿子们面临姊妹索要家产,倘若这家男子尚未出嫁倒好办,大多数还是姊妹兄弟同住,无非是家长换个人,兄弟们继续拿嫁妆。可要是男儿已经成亲,甚至生儿育女,就算他肯还家产,妻家也是不同意的,理由就是“嫁过来的时候带来的都是嫁妆,没有给姊妹们拿去的道理。”
至于夫妻之间,劭庆是不存在“男娶女嫁”的事情,夫妻和睦的没关系,男儿们从小受的教育都是嫁人从妻、恭顺端正;遇到夫妻不和睦的,特别是妻子不喜欢丈夫的,就说当时是被逼“嫁人”,不合规矩,死活要休夫。可是好端端的,谁家愿意让自己的儿子从此带上绿萝带,于是夫妻两个整日吵闹,两家人也打打闹闹。这些事在最初两年里闹得春官、地官们头大如斗。
玉舟成亲的时候也是“迎娶”,他那样的情形,门当户对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