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媚(1 / 15)
除夕夜,集庆万民欢庆。都督府爆竹阵阵,笑语连连。
西山景晴和韩庭秋在相对安静处说话,庭秋说:“前些日子,我听完了全本《落雁台》。”《落雁台》讲的就是西山景晴复国的故事,全本从她服礼之前开始,一直到丹霞之战结束,是和她相关的话本里流传最广的一篇。一直到苏台王朝,苏郡的一代才子还以此为蓝本创作了戏剧中的名篇《落雁台》,但是仅仅讲述她复国一段,到献国入邵庆,与凤楚相见,再封侯爵为止。“落雁台”这个名字,则来自于孟国皇宫的建址——鸣雁台。景晴复国之时,与叛军在皇宫外决战,最后手刃仇人于皇宫正殿前,这位叛君名字里有一个“雁”字。时人谣曰“白雪覆长青,雁落鸣雁台”。
“听这个做什么?”
“想知道你离开陈泗之后的经历。”顿了顿,低声笑道:“斗胆问一句当事人,其中几分真几分假?”
“我自己可没听过全本,不过照着听到过的一些来看,大事皆真。”
其实清渺开国的故事之所以传遍天下,有井水处皆歌,其实来自凤楚的授意。在南征北战之时,她刻意让人将征战、治理的功业编成话本由民间自行传播,由此传名诸侯、震慑敌人,以及营造天下共主的人心所向。其中不少话本还是出自大内文人之手,只不过在民间流传之后颇多修改,最终最受欢迎的一些故事和几个人物传遍天下,其他的则渐渐消散。
“听了这个全本之后,倒是对扶风近来发生的事情有了些想法。”
“哦?说来听听。”
“作为一个小国诸侯,景晴,你在这清渺走的还是太顺了。”
“哎?旁人都说我有今日都是九死一生的在沙场上得来的,怎得顺了?”
“小国诸侯,依附大国之后,最好的就是如同蒋、洛等国那样,领一个公侯之位,远离朝廷,终生富贵。你这样,太耀眼,即让朝廷不安,同时,如果有人想要在即将太平的清渺弄出些事端来,从你下手最是事半功倍。”
景晴扑哧一笑:“逼反我么?”
“只要逼到天下人都觉得你已到末路就足够了。”
“哎哎,到底是曾经当过一郡之守的人物,仅仅听一本故事就将清渺当下的形式看的通透。”
庭秋笑笑。
“你是不是想问我,既然知道面临的困境,为何不退一步?”
“其实,连退一步都不用,你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