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河赋》和《春绝句》的说明(1 / 2)
《春绝句》和《山河赋》算是姊妹篇,从朝代来说《春绝句》当然在前,两个故事里有些人物、事件均有提及,这里对部分情节作一些说明,以免看过《山河赋》的朋友在看这一部的时候产生前后不一致的混乱感^=^
1、关于官职:两部的官制整体上差不多,但也有差异。比如《春绝句》中地方官自郡守(都督)以下为乡师,而在《山河赋》里则为司制。同样《山河赋》里边关四郡同时设都督和郡守,而在《春绝句》里,四镇只有大都督。但凡有类似的情节,大家都可以忽略不计,不是笔误,是刻意这样处理的。历朝历代官职的名称、职司都有很大变化,从清渺到苏台,前后五百多年,一成不变才真的叫做怪事了。
2、关于地名:同官职,地名那更加是改来改去为常态。不过为了少编些名字,小说中出现最多的边关四镇什么的还是沿用了《山河赋》里的名称。另外,京师永宁城,这是《山河赋》中就说明的自清渺开始没有动过得名称。北关凛霜,在清渺的时候也称“凌霜”,出现哪个都是指北关。鸣凤真正成为旖旎之地,繁华之所是在清渺中期之后,清渺初年鸣凤给人的印象还仅仅停留在“风调雨顺,稻米丰收”。
3、关于云门慕、莲锋归葬之处:《山河赋》里写的是在莲锋的故乡,也就是丹霞郡南断山之中的小村庄,后来改名云门村。水影跟随卫方前往丹州赴任时曾经过此地。《山河赋》里还写到过莲锋去世后,江漪的女儿陪伴安庆扶棺回乡与云门慕同葬。但在《春绝句》里调整为云门慕安葬于皎原江宁道的皇陵内。这是刻意做的修订,作为首屈一指的开国功臣,从惯例上来说应该陪葬皇陵,归葬故里反而不合情理。而云门村的墓也是真实的,云门慕遗愿安葬在莲锋故乡,他受旌表后,莲锋在故乡为其建衣冠冢以实现云门的愿望;遗体则根据圣旨,安葬到皎原。莲锋去世后,他和琴双、云门慕合葬于皇陵。安庆送回故乡合葬的也是衣冠。
4、清渺皇陵:《山河赋》中提到皎原江宁道是通往苏台皇陵的,事实上也是通往清渺皇陵的必经之地,其中的“江”指的是“两江郡”,“宁”是永宁城。江宁道就是从两江郡(苏郡)通往永宁城的官道,两代皇陵都在江宁道附近。因此苏台兰葬千月素于皎原江宁道起点,其含义朝哪边解释都是合理的。
5、服礼:《春绝句》中,女子的服礼还必须在神宫举行,一直到清渺中后期,才转为有实力的人家自行举行,普通平民在神宫行礼。男子也有服礼,只取酬神、谢亲、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