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永宁(1 / 11)
三月末,杏花期已过,西山景晴一行人终于踏上了皎原。即使没有杏花时间的满眼红云,皎原阳春依然草长莺飞、乱花迷眼。这里山形优美,山色青翠,河流在杨柳拥簇下流淌,倒映着一树繁花,将一江碧水染的斑斓。西山景晴顾盼一番,叹了口气,声音了充满了满足感:“数年未见,皎原已经变化的完全不认识了啊。”
“当年是什么样子?”
“荒草凄凄的郊野啊。”
庭秋又四下看了看,这里的花木繁盛,显然不是几年时间就能形成的。让景晴觉得荒野凄楚大概是没有当下掩映在林中的亭台,更没有衣衫华美谈笑游春的永宁百姓吧。
一个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总是最美好的,如果连这样的时刻都不美好,王朝必定是维持不了几十年的。经过长时间的动荡,面对一个志向高远的君王,一群励精图治的官员,清渺的百姓们也以生机勃勃的方式经营者他们的人生。他们勤奋踏实,即享受生活,又能随时响应号召拿起武器去收复失地、开疆拓土。一路行来,韩家人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蒸蒸日上的国家,虽然还远远称不上繁华,但是所有人都能看到已经在冉冉升起的盛世气象。你甚至会觉得,能有机会经历这样的时代,也是三生有幸。
到劭州之后,韩家对“女子之国”的感受又强烈起来。扶风毕竟是边关,民风强悍,又比较贫瘠,男子多抛头露面。但自邵州开始,集镇上很少看到有男子在外头做事,卖货的、跑堂的、管账的,甚至码头驿站卸货搬东西干体力活的都是女人。扶风官员中有近两成男子,到了中州,府衙里几乎没有男人的影子。在中州,他们所经历的宴会,男女是绝对分开的,即便是官吏,男子也只能到内室,和主人的内眷们一起。
也有一些对韩家男人来说,稍微能得到一些安慰的事情,比如在邵州,他们见到的富贵家族的的男子都受过很好的教育,琴棋书画不亚女儿。倒是紫媛笑着说:“要掌管一个大户人家,大字不识哪里做的到。我们家,头面的丫头、仆妇不也都是认几个字,能算算帐的。”说到这里扑哧一笑,低声道:“连大伯纳挽春,还不是看中她读过书,能在内宅管事。”
韩家的人也真实的意识到,如果他们未来要在京城定居,那么不管他们的本意如何,都必然是“依附”西山家而生。他们得到的尊重、友善,拥有的特权,都是因为,所有的人都将他们看作“西山景晴照拂下的所在”。庭幕从来平静,私下里还和紫媛玩笑说:“在陈泗全依长兄而居,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