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缓急谁知(3 / 4)
,很快轰动了全省乃至全国,这是共和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案件,就算职场上,“姓搔扰”都是一个很难界定的范畴,却不想在辽东,一名正厅级干部会因此被处分,并且作为典型案例传达到辽东各市、县、乡镇,更在媒体上毫不避讳的揭露。唐逸书记亲自批示,要全省党员干部引以为戒,提高自身修养,做到“防微杜渐”。
在电视节目里,省督察局局长张劲光接受了访问,主持人提的问题很尖刻,张劲光的回答也不含糊,可以说是铿锵有力,当主持人问道“凭什么就能认为李皓的行为构成姓搔扰”时,张劲光是这么回答的:
“督察局是一个监督机构,从职能上说,是一个预防机制,不能说,等你铸下大错,我们再来挽救,那就是纪委的工作了。
李皓这个案子吧,有人举报,我们就要调查,至于说凭什么认为他姓搔扰,他呢,有老婆,调查时两人都说感情很好,那他又为什么给受害者送花、送礼物,不是谈朋友吧?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持续了有半年的时间,在调查中,受害者态度很明确,就是不喜欢他,也拒绝了他很多次,但因为工作原因,不得不和他继续见面,这就是在利用手中的职权嘛!”
“长达半年的追求,不管李皓的目的是什么,都给受害者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和负担,我们党的干部,更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判定一个干部是不是姓搔扰,我看不能和职场上比,不拖泥带水,你的行为违规了就是违规了,没那么多理由可讲。”
“所以,我们最后将这个案子上交给省纪委,也阐明了我们的意见,最后也获得了省纪委领导的支持!我认为,整个案子从立案到调查再到下最后结论,都是经得起推敲的,我也愿意承担任何责任!”
张劲光很快成了网络上的名人,甚至有人称他为辽东的“张青天”,跟帖响应者数以千计,当然,也有人开始担心张劲光的前途,只是很少的人才能清醒意识到,这个案件可能的历史意义以及其带来的影响。
4月底,中纪委将李皓一案作为典型案例传达到全党纪检部门,充分肯定了辽东省纪委、省督察局的工作,并且第一次提出在全国各省推动监督机制,常设类似辽东省督察局这样的监督机构。
据闻中纪委常委会议上,如何不受地方党政机关影响、提高各省监督机构的读力自主姓成为了讨论的话题,看来,在全国推动监督机制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
夜灯朦胧,窗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