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落幕 (2)(11 / 24)
说得不大清楚,但想也能想得出是怎么回事。
“刚刚刘亮和他哥找凤凰去了,说再不把我交出来,就要凤凰顶数,还,还说了很多难听的话。”妮妮说着就又开始收拾行李,说:“我要回去自首。”
唐宁更是好笑,想了想道:“算了,你回去啊,又不定惹出什么乱子来,我去吧,明天刚好要去燕京开会,帮你把事情解决了。”妮妮才十六岁,这类事通常都是私下协商解决,不过妮妮父亲正在气头上,只怕现在妮妮回去是有苦头吃了。
“谢谢老公!”妮妮就欢呼起来,“我这就给凤凰打电话。”
唐宁点点头,说:“你在这住几天,等叔叔消气了再回去。”想想,自己去燕京这几天,也只有叫韩雪来陪她了。
……
飞机在云端穿梭。
商务舱内,唐宁和县委马庆福书记坐在邻座,马书记笑眯眯的同唐宁闲聊,神态极为亲密。
马书记去燕京参加扶贫工作会议,却是带上了唐宁。
“唐宁啊,你的想法很不错,我看了深受启发啊!”
马庆福书记是指唐宁给县里打的报告《关于边远少数民族特困群体的扶贫规划建议》,在建议中,唐宁主要提出应加强贫困山区师资力量,充实县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力量,请省相关部门和国家相关部门研究佤族文化,完善佤族文字等举措。
其实这些工作的大前提就是要完善佤族文字,不然一切扶贫措施最终还是镜花水月,不说其它,就说县里下发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手册,到了那些边远村寨,实际上根本没几个人能看懂,一些边民将艾滋病当成鬼神的诅咒,抓鬼驱魔,又谈什么防治艾滋病。
而只有完善了佤族文字,使得边民有了学习文化的兴趣,那时候才能使得他们渐渐融入现代社会,渐渐学习我们的官方语言,逐步脱离愚昧落后状态。
中央专门召开贫困县的扶贫工作会议,自然令嗅觉敏感的人士意识到,在共和国中产阶层越来越庞大的同时,对于特困群体的扶助,已经渐趋成为党中央工作的重心,“扶贫”工作也再不会是一级级的拨款,而是要制定长期目标,找到帮边远贫困地区真正脱贫的办法。
在这个时候,唐宁的这份和中央政策相得益彰的《建议》自然就引起了马书记的重视。
唐宁笑道:“我来到孟腊时间不长,一些想法肯定不太成熟。”
马书记笑着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