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元雍上当(2 / 3)
。
第六项,遏制豪门奢靡之风,推广勤俭节约的道德操守,一经发现敢有顶风作案奢侈浪费者,抄没部分家产,充填国库。
第七项,筹备祭天大典,祭祀皇天后土,修葺宗庙,符告祖宗保佑,祈愿天下太平,百姓富足。
第八项,推广释门教义,广建寺庙浮屠,敕封释门为国教,修心养性,以求天下不争。
第九项,这是最重要的一项,以上几项,需要大量经费,而连年战乱,军费消耗甚巨,国库入不敷出,倡导宗室豪门天下富贵慷慨解囊,救国家于危难,必有重赏。
而作为这九项内容的提议者,江阳王元乂,愿做出表率,主动捐出黄金一万两,归国库统一调配。
为表彰江阳王一心为国的义举,胡灵太后慷慨激昂的一通表扬,之后宣布将肆州作为封地,赏赐给江阳王元乂,望天下人以其为楷模,争相效仿!
一出轰轰烈烈早已计划好的大戏,就在众臣不以为然的态度下结束了,而让江阳王郁闷的是,高阳王竟然装聋作哑,毫无表示,枉费了自己的一番苦心。
关键是还浪费了万两黄金,元乂他肉疼啊!
而大部分官员,则还在观望,既然是倡导,而不是命令,那么这事儿就得出于自愿,如果有人出来捐赠了,那他们多少也得意思点儿。
可是,这江阳王本身就是豪门大户,一般人家谁比得起,再说他倒是得到封地了,可是人家捐那么多,可以得到一州的封地,自己要是捐的少了,又能得到多少?
再者说了,捐来捐去,还不都是他们皇家的,最后都落到了皇家的口袋,这到时候钱是怎么花的,自己可就做不了主喽!
最重要的是,天下有多少州郡可以封赏?以前还好说点,毕竟整个北地都是北魏的,可是如今,义军势众,占据州郡县城,还能给自己这帮人留下多少?
更何况就算是被分封了,万一义军一起,强占了去,自己又能有什么办法?
然而,有观望的,就有决心立定的。
在消息传出后不久,河间王元琛就派人入京,代表他捐归国库黄金三万两,还放出狂言,说不够还有,不能像某些守财奴那样,没多少家底,就知道装大头。
而作为对河间王元琛的嘉奖,胡灵太后亲自敕封青州为河间王封地,让元琛相当的满意,也由衷的爽快。
他的狂言可不是白放的,前一阵和元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