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赦免法顺利通过 旧官吏体会平等(2 / 3)
高的大木门,木门上钉着一排排的铜铆钉闪闪发着黄光。木门两边,高大的围墙一眼望不到头。
这么大的院子,赶上北京的紫禁城了,谁住这么大的院子?肯定是王烁了。
再看大门一边,挂着一个一尺半宽,一丈高的白底黑字的大木牌,木牌上写着“旧社会公职人员自新养成所”。
朱以海愣是没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要是王烁住在这里,应该叫“大将军府”才对呀,这写的乱七八糟的是什么玩艺儿?
还没弄明白呢,军兵就叫他进去了。
原来那大门上开着小门,小门开了,出来俩一样穿绿衣服的军兵。
这也太不象话了,皇帝驾到,你就算没有中门,也得把两扇大门都打开,列队迎接呀?再说也没有让皇帝腿着走进去这道理呀?还让朕走小门,太不象话了!
还开大门,列队迎接,你想什么呢?美死你!
这是王烁的“战犯管理所”,王烁嫌“战犯管理所”不好听,才自己想出这么一含糊不通的名字。
他就没打算接见朱以海,先让他来这里学会怎么做人再说吧。要是永远学不会,老子就不赦免你,让你在这里学一辈子!
在常委会督促下,司法部根据决策委员会决议,针对战争被俘和归顺人员,起草了西北临时政府第一部“赦免法”,经全体委员审议通过,已经正式执行。
那时候忙于战争和巩固根据地,各决策委员分布在根据各处,无法真正凑在一起开会研究,只能由决策常委以文件的形势,通过在根据地重新建立起的,蜘蛛网一般的驿站,送达各委员,各委员再以书信的形势表达各自意见,通过驿站传回西安。
只要超过半数同意,草案也就可以做为正式文件立法执行了。
王烁亲自体会到这古代传递消息的困难和耽误事,就又开始逮着吴朗西逼他研究电报机了,这可怜的黄胡子老头又别想睡安稳了。
当下光武帝朱以海被带进“自新养成所”,由专门人员登记,领取一套没有标识的西北军军装,自己拿着这军装,又被带到一个大院子里。
这养成所还真大,院子里面套着院子,估计住个上万人没有问题。
院子里已经站了几十号人,排着队。队伍前方,有个近一人高的台子,跟南方唱社戏的台子差不多,上面站了几个军人。
台下站着的这几十号人,有留辫子穿满清官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