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想和谈自取其辱 欲拒敌无力防守(2 / 3)
济尔哈朗召集几个内阁大臣,将王烁的回信让人读了,问大家的意见。
大多数人,包括索尼,都认为,既然王烁想打仗,那就打吧。
咱还有七十万大军,年青的孩子们正在长大,将来又是一批精锐,谁怕谁呀?
甚至有人提出来,与其坐在家里等王烁来进攻,倒不如打过黄河去,到王烁地盘上和他干。
那样,消耗的是他的人口和实力,比等着他打过来合算。
就像太宗皇帝皇太极一样,打到大明腹地去,来回折腾它,早晚把它折腾垮了。
这一点,济尔哈朗首先不赞成。王烁不是崇祯,他的军队也不是前明那帮草包军。
他武器过于厉害,清军过黄河只能是去送死。别说人家武器咱们没法比,就是武器一样,他的军队也不比咱们差,而且,有百姓帮着他,咱们根本没有取胜的希望。
如果当年崇祯有这样的军队,恐怕太宗皇帝能守住辽东就不错,别说打过长城了。
那既然没法打到人家地盘上去,咱就老老实实在家准备,造武器,修防具,准备人家来进攻吧?
这时候,鳌拜却出来泼冷水了。
他认为,以现在王烁军队的武器装备来看,咱们根本守不住黄河防线!
在东到大海西到潼关几千里的防线上防御,七十万兵力,实在是太少了,过于分散。
你知道王烁会在那个地方渡河?他如果偷偷集中兵力,在一个地方渡河,突破防线,实在是太容易了。
而他一旦突破黄河防线,凭着他火枪军犀利的进攻,咱们根本拦不住他,非让他把咱们的布置给全部搅乱不可!
那样,咱们的军队一时半会无法集结,而王烁就会利用咱们集结军队,黄河防守松懈之际,展开全面渡河作战。
如果形成这样的局面,大清可就真的要顾此失彼,遭遇惨重失败了!
鳌拜是参与过和西北军大战的将领,对西北军十分了解。
济尔哈朗知道,鳌拜如此说,绝对不是他惧怕打仗,而是他过于了解西北军的实力,真正说的实话。
他问鳌拜道:“依你看来,咱们应该怎么办?”
鳌拜犹豫半天,还是说道:“王爷,我这人说话不拐弯,说错了,您别和我一般见识。要是那样,我才敢说。”
济尔哈朗挥挥手道:“这是在自己家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