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财力不济无力灭清 王烁发展金融帝国(2 / 3)
始运作。
接着就是企业体制的建立。军工体制需要保密,王烁是宁可高成本投入,也不会允许私有和商业化,不能让别人把他靠着吃饭的先进东西学了去。
但民用产品的制造,可以商业化,甚至股份化。
你比如说,生产水泥、砖瓦、陶瓷、肥皂、牙刷、服装、农具、甚至铧犁、播种机、水车、风车,纺织机械化等等,都可以凭他的现代理念,将个人的,作坊式生产工厂化。
他首先找人办国有化工厂,工厂讲究协作,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
待他的工厂盈利之后,就肯定会有商人看着眼红,想加入进来。
这时候,他就把这些工厂股份化,允许私人购买工厂的股份,加入进来分享红利。
待这些股东有了相关经验,他就完全股份化,采用董事机制,把国家资本逐步撤出来,让利于民。
其他私人看着好,也可以搞民用工厂,也可以股份化。一个利于技术研究提高的工业竞争机制就这样不知不觉形成了,他的商业银行也就变为工商银行了。
到这时候,那些私营的钱庄也就明白了银行是干什么的,也可以办成银行,由国家银行统一规定、监管存款准备金,统一施行利率机制,一个完整的,具有竞争机制的金融帝国就显露雏形了。
这些东西运转开来,还可以解决农村的土地问题。
那些过去拥有众多土地的大地主,由于政府土地法偏向于佃户,现在已经获利甚微,到了租给佃户无利可图,自己种不过来,卖又不值钱的地步,撂荒土地又违法,够年限国家就会强行收回,你一分钱也没有了。
关键还是地主把土地卖了,换回钱坐吃山空不划算,再说让国家来收购,这得花多少银子?
有了工厂,地主可以把土地做为股份入股,每年有红利可拿,地主就觉得划算了。
大批的地主开始把土地换成股份,成为工厂的股东,王烁没花一分钱,土地基本国有化了。
有了流通股本,祁廷谏也有的忙了,除了开在边境上的茶马股市,他又有了在根据地以内的真正的股票市场。
不过这时候祁廷谏已经从这些市场里撤出来,成为监管者。他的部门改叫证券监管部了,单独运行,不受财政部领导,便于股市的自然发展和进化。
一个金融帝国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需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