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定国立志要富民 任嘛不懂瞎折腾(2 / 3)
家大吏,不是流寇,“打土豪、分浮财”那一套流寇作风是不好再拿出来用了,吃了哑巴亏还不好发作。
他没找着人家钱尚书的毛病啊,人家学问大,说古论今弄一大套理论来证明自己没错,还是你晋王投入不够,您想好,还得往里投!
特么我还往里投?美死你!再投多少也填不满你这个无底洞!
李定国这个郁闷啊,照这么搞下去,穷百姓没得着好,反倒让这帮土豪劣绅发了。
农业没搞好,商业也不咋地。他在六部之外,专门成立一个商部,任命大才子冒僻疆为尚书,试图恢复自己管辖地盘内的商业贸易。
冒僻疆填词作诗凑合,如何发展商贸就外行了,结果还没人家钱老爷子弄的好呢,笑话百出,越弄越乱。
关键是李定国在南京成立一个部门,各地也得增加这些部门的相应官吏,光支付这些新增官吏的俸禄,他就得多拿出不少银子来。
银子拿出去不少,效果没见多少,甚至连增加官吏的费用成本都没收回来,净瞎折腾了。
李定国施行什么政策,当然郑成功也有份了。但郑家好赖的做过海盗,见识多一些。
郑成功后来一看,这么折腾还不如不折腾呢,他就跟李定国商量,咱还是赶紧叫停,原来怎么样还怎么样吧。
人家王烁搞的好,是因为人家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啊,你什么也不明白,包括你任命的这班才子们也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那你还不瞎折腾吗?
北宋王安石的土地改革为什么行不通?不是他的办法不好,而是在于北宋的上层建筑,在于它的行政体制,根本就没法有效执行王安石的法令。
好好的法令下来,让下面落后的官吏体制执行了个似是而非,而法令就变成了官吏“扰民,滋事”的工具了。
这就是咱们常说的,不是经不好,而是让念经的和尚给念歪了。
想把这好经念好,你得先改变旧朝廷体制,换念经的和尚才行啊。
没办法,李定国只得废除所有新法,还是沿用前明旧法。
恢复前明旧法,虽然不那么乱了,可还是无法让百姓富裕,国家富强,将来你还是整不过王烁。
李定国不甘心又没有好办法。郑成功就给他出主意,听说王烁那边的制度、法令都是王烁自己首先提出来,然后施行的。从这一点看来,王烁不光会打仗,还是个治国的人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