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番外五父亲(下)(2 / 11)
意晟代替姐姐主持大局,忙得焦头烂额。光是唁电名单就列了足足七八页,更别提来自官方的压力和各式各样的被动的流程安排。好不容易一切基本妥当,钟意晟和病中的家姐草草交代了一下准备事宜,便“轻装上阵”,到了现场。
大抵因为父亲那些个所谓“华人之光”的名号实在过于如雷贯耳。
上午的追悼会吸引了来自各方的关注,除了一群受邀的亲朋好友以外,媒体记者和爱看热闹而挤在门外的群众也不少。
熙熙攘攘间,还有不少香港市民自发买来花圈,以表哀思,到后来,连马路两侧、对面花园都摆满,动静太大,香港警方为此,还不得不在港岛的北角地区实施特别交通管制,以配合丧礼的举行。
“沉痛悼念钟邵奇先生”的横幅在灵堂正中央徐徐铺展。
上午九点整,追悼会正式开始。
经官方安排,由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秘书长徐华主持,中央驻港联络办副主任陈越宣读发来唁电及致送花圈的机构及人士名单,此后,两位国家部级、副部级领导先后上台致辞,深表哀思。
生荣死哀,不外如是。
而这场追悼会的最后,在所有不得不接受的流程结束过后,终于留给了钟家人自己追悼亲人的时间。
钟意晟穿着家姐准备的黑西装走上台,与徐华先生微微颔首过后,走近话筒。
底下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此刻一眨不眨看向他,实在有点叫人头皮发麻。
好在,他多少也算是见过世面的,倒不怵场,加上手中空空,一副完全可以脱稿的自信样,旁人还以为他是有多成竹在胸,底气十足。
然而实际的情况是:钟意晟最后压根就没写稿子,连客套话都不打算讲。
他只打算在父亲的葬礼上说说真心话,哪管是谁在听。
于是乎,清了清嗓子,他真正开始了在父亲葬礼上的“发言”。
这正是后人收录成文,被誉为二十一世纪七十年代最经典十篇悼词之一的《在父亲葬礼上,我说了一些话》。
全文如下。
“首先,很感谢大家来到这里,相信大家都认为我站在这,是打算说一大段长篇大论,来歌颂我父亲在世时所铸就的伟业,又或是感叹他一生的跌宕起伏,悲欢离合吧?但我很遗憾地通知大家:抱歉,那些话,大家去智脑上搜索搜索就能看到了,一定比我能想到的要详细,所以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