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3 / 4)
宋淮安慰她,“不要紧,等她再长大些,我们跟她说外祖父母的事情,说不定我日后有机会去眉州做官,到时候你与岳父岳母就又能团聚了。”
“真的?”
“是真的,尽我所能。”宋淮保证道。
“好,廷璇做见证,你可不能骗我们母女呀。”
宋淮将这一大一小拥在怀里,“你放心,绝不相欺。”
……
近来朝堂上发生不了少事情,首先是封禅回来后,由于太过劳累,皇帝再次病倒,传闻病得很重。太后做主,直接宣齐王入宫,齐王如今失常驻宫中,时刻守在皇帝身边。其次是陆观请辞后,出乎众人意料之外,宰相孙世奉也向皇帝上书请辞,皇帝不许,孙世奉再三请辞,终于批准了,朝中一连三位重臣请辞,让人不禁议论纷纷,而贵妃娘家萧家,长女是贵妃,次女是未来的皇后,水涨船高,被提拔到枢密副使的位置,虽然台谏弹劾,但皇帝仿佛是铁了心一样,丝毫不听台谏的意见。
孙淑真知道父亲辞官后,不顾身孕,立刻禀了婆母,乘车回娘家,见到父亲后,匆匆行礼,第一句话就是问父亲为何辞官。
孙世奉皱眉道:“淑真,这不是你妇人该问的事情,为父自有主张,你只需安心地相夫教子就行了。”
“父亲,您才五十岁,年岁并不算大,还可为朝廷、为皇上效力,皇上又信重您,您为何要辞官?我在王家能过得好,是仰仗于您呀,您要是辞官了,婆母与夫君该如何对待我?”孙淑真执意要问个明白。
孙世奉道:“婚姻是结两姓之好,我辞官与你在婆家能有什么影响,女婿德行良好,你又怀有身孕,生下一儿半女,王家自会好好待你。”
孙淑真摇头,眼泪流下来,她心中很明白,婆母方夫人之所以待她好,全因她父亲是当朝宰相,至于夫君,他对她相敬如宾,不算不好,但也不是那种特别好,父亲是她全部的仰仗。
“淑真,别哭了,辞官之事无可更改,为父没有阻止皇上封禅,心中后悔自责不已,再当这个宰相也没有什么意思了。”孙世奉解释道。
孙淑真了解父亲的品行,知道事情再无回旋的余地了,只能哭着带着侍女回了王家。自此以后,她渐渐能感到婆母对待她不再如往日一般亲近,心中忧虑加甚,只能更加用心服侍婆母,小心谨慎度日。
如此又过了一个月,到了九月下旬的时候,宫里传来消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