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四 美夜(下)(2 / 3)
改了稍许,是不想再陷古钦于难境,而这片语也应该能让他明白她当初是多么的进退维谷。
本以为他听了会略感惊讶,谁知他也只是轻一挑眉,低道一句:“何须你道?”
她倒惊讶起来了,这……这岂非表明他早就明白她的心思?
那他为何还要废中书预议册后之权?
不待她深想,他便又将她抱紧了,似是随意道:“心中可是想入枢府?”
这是他头一回与她说起文臣入枢府之事,而且又是在如此亲密的情境下,倒让她略微局促不安起来,不知是该老实回答他这随意的一问,还是该岔话避开这等军政大议。
踌躇间,她脸上的神色早已将她出卖得一干二净,不待回答便让他看出来,她心中是想要这一职缺的。
但她显然不是对军务有多大的兴趣,只是被这能入枢府的机会及同知枢密院事一职的光环给吸引住了。
他虽了解她的心思,但这却无碍于他的决定。
枢密院与政事堂的老臣们之间关系不穆已久,凡遇军国大事须二府共商者,二府意见则时常相左,久而以致政事堂不涉军务、而枢府亦不涉朝政。如此二府关系虽可缓和些,但若突逢军乱国祸,则二府势必无法迅速议同其事,乃致延误治乱之机,之前柳旗禁军哗变一事便是个好例子。
欲使文臣参豫枢府军务,便是想要一改眼下二府之间的局面。而此次得入枢府之人,将来亦必将列位政事堂,如是方可渐渐缓和二府之间的关系,而使得二府能够坦然共议军国大事。
但这一改便是大事,所动的不只是朝制,更牵扯到了朝中最资深显要的文臣武将们。选谁入枢府,能够既使政事堂的宰执们没有异议,又让枢密院的老将们放心使豫军务?
孟廷辉纵是名声稍劣,但她在朝的政绩却是有目共睹的;自徐亭一事之后,朝中两制以上的文臣们没人敢当面说她的不是,而每当她得以擢升时,那些年轻新俊、改试后的新科进士们更是感到与有荣焉,这绝非是老臣们可以小觑得了的。
最重要的是,她之前远赴潮安北路平定禁军之乱时已博得了多数亲军将校们的好感,而他之前有意带她至校场习骑射时,更是能够看出枢府的老将们对她并无反感之意。
更何况此番她对狄念与沈知礼又有恩,已殁武国公狄风与沈夫人曾氏于枢府老将们眼中是何地位自不必说,这一次之后定亦将她看作自己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