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贪官+宰相=奸臣(4 / 4)
琰倒觉得她这辈子的亲妈杜氏,眼睛里隐着更多的果敢。
方氏比郑琇还要大上一岁,儿子都快能博个荫官了,这两年来力图持重,衣服也不穿带过多文绣的,首饰也不肯插满头。她的家族不是全国知名,也是一郡之望,自己又是这一家的宗妇,更不肯在赵氏面前显得不堪。
关氏原就出身不坏,倒是三妯娌里最显活泼的一个。方氏、赵氏两个人的话加起来也没有她一个人多,偏偏她话多得并不令人讨厌。这里面关氏那副好嗓子也是居功至伟。
赵氏最年轻,还没有显怀,一身天青色的衫子,上面绣着暗纹,是低调的华丽。
姑嫂二人厮见一回,杜氏搂着女儿道:“可惜四娘不在家。”郑瑜已嫁,因嫂子有孕这样的“小事”专程去报信还把她弄回来,即便是奸臣宰相家,也略显嚣张了些,何况郑家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家是嚣张跋扈的奸相之家的。
又说:“过一会儿你阿爹、哥哥们就该回来了,三郎怕不要乐得飞上天去。”
女眷们一处说些闲话,因有郑琰这个小姑娘在,大家又拿捏着不在赵氏面前显得俗,话题倒是很有分寸。
光看这样儿,谁会觉得这家会败啊?
如果看另一处场景呢?
作为一个国家的宰相,郑靖业并非一家独大,真要这样,不用等郑琰有什么念头,这相府也到了不想篡位就等着被收拾的时候了。这坑爹的大郄朝的官制发展至今,光宰相就有五个,只不过郑相比较嚣张比较讨人厌却又不讨皇帝厌罢了。
得皇帝喜欢,又有能力,还嚣张,郑靖业就非常忙。
早起五鼓、晚睡半夜,天不亮去上朝,在单位食堂吃饭,直到傍晚才回来。回来了还不得安宁,这位奸臣的家门口早早地围上了一堆的官员,送礼的、请见的、打小报告的、来拍马屁的、汇报工作的……应有尽有。
既有五相,郑靖业拜相方五年,又有勋贵、世家、宗室等在朝,他就不能太过放松了——他的地位还不算太稳。
并非郑相太无能,他拜相的时候才四十五岁,四十五岁的政治局常委,“年少有为”当之无愧。拜相之初就遇到前任留下的烂摊子,还顶着一个已经登基二十七年,年近六旬,宠爱新进小老婆苗贵妃的皇帝,旁边还有一群对他的相位虎视眈眈的同僚们,哦,皇子们也在四处活动,千头百绪之下,他能站稳脚跟、还混得让人想骂,功力确是非同一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