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这一跤,摔在师傅的好手艺上!(3 / 5)
于二十多个工人一年的工资。这是强有力的后盾啊,也是基石,借助这块基石还怕厂子不能快速发展起来?
机会,绝好的机会!
既然是绝好的机会就不能放过,报价比预想的低百分之十,徐老板说:“价格可以,就不知质量如何。”我说:“质量可以看样品的,先给您寄样吧。”
我自己生产的样品还未出炉,当然寄的是夜市上买来的,而且是挑了几只质量比较好的快递过去。次日下午,徐先生说,样品收到,质量一般般啊。我心想,那质量还是一般般啊?但没说出口,问他:“徐先生,您认为哪些地方工艺不太好,说出来我改正。”
徐先生就说了哪里质量欠佳,我立马说改正。
凭良心讲,当时我并没有骗徐先生,我想的是,既然有问题能改进则改进,没什么不妥,何况人家提的问题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唉,但是……事与愿违年年有,花开花落月月殇。
听了我一番诚意表白,徐先生决定试单五千只,问我多少天可以交货?我想了想说,十五天。就这十五天我还留了余地,预计只要十天就够了。现在想想,当时的我是多么缺乏经验,甚至有些幼稚。
长话短说,十五天后,也就是到了交货期,我实打实生产出来的手镯是一千只,是订单量的五分之一。我自己也是从做外贸下单给工厂一路走过来的,最厌恶的当然是工厂不守信,不按时交货了。无奈之举,只好编个善意的谎言同徐先生说,因为某某原因,只做了一千多只,当然还有很必要的诚恳与道歉的态度。
可能徐先生的货是自己现卖的,也可能是徐先生家中还有存货,还有可能就是徐先生又在原先工厂继续订了货,所以徐先生没有因为我误了货期而发火,而是心平气和地说,那就先发一千只过来吧,余下做好再发。
现在,我就说说在这个系列手镯上的遭遇,这个过程是一步步的,慢慢“陷”的一个过程,有我主观上较劲与理想化的原因,也有少数客观上的原因,总之,它是彻头彻尾的一个失败案例。
我想,在义乌饰品厂中,在这系列手镯上栽跟斗的绝不止我一家,我敢肯定地说,为数不少,因为我后来见过好多人还在重蹈我的覆辙,我同他们说了,大多不信,我无奈……
徐先生收到货后向我反映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手镯弹簧无弹性,大多打开后无法自行弹回去。
这只是第一个问题,接踵而来的问题远没有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