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诡异(4 / 8)
“帝问天下事,官贪吏要钱。八方七处乱,十爨九无烟。黎民苦中苦,乾坤颠倒颠。干戈从此起,休想太平年。”
未待看完,朱由检双脚不禁颤抖起来,整个身体重重地瘫坐在椅子上。头上的皇冠被震掉了,滚了几滚才在不远处停下来。朱由检没有理会,他仰着头,缓缓地闭上双眼,两行泪水从眼角的皱纹间横溢出来,滴落在地,散成了一片。
突然,朱由检恍然大悟:这不是老天爷玩弄的诡异,而是大明王朝的亡国气象!
他此时还不知道,东北的清政权在这一天改元顺治,幼小的爱新觉罗·福临(皇太极第九子)已在去年八月登基,多尔衮成为辅政王。而在两天后的古都西安,“心有灵犀”的李自成也宣布“登基”,建立了“大顺”政权,改元永昌。
崇祯十七年、顺治元年、永昌元年,三个政权的年号堆积到了一起,预示着一场血雨腥风的到来。
“嗟尔明朝,气数已尽。”——这是李自成在西安誓师时喊出的口号,朱由检若能得知,当会发自肺腑地深表完全赞同。
三种意见
诡异的新年总算是过去了,该过的日子还得过。对于如何应对危局,朱由检在短短几天时间里收集整理出了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是“南迁”,倡议者——左中允李明睿(江西南昌人)。
在德政殿陛见时,李明睿屏退左右,向朱由检陈述“密策”。李明睿认为,“只有南迁一策,可缓目前之急”,因为在“流贼”与清军的两面夹击下,北京失陷不过是时间问题。与其拼死抵抗,不如主动南撤,腾出地方给“流贼”和清军死磕。咱们还有“留都”南京,还有“财源”江南,足以让大明王朝循东晋、南宋的旧例,凭借长江天险偏安一隅,再折腾个几十年应该不成问题。
秦淮河畔醉生梦死,笑望中原硝烟遍地——隔岸观火,当是多么惬意而畅快之事!
李明睿的建议,深得朱由检的欢心。其实在李明睿神秘兮兮地提出这条“妙计”之前,朱由检早就动了“南迁”的心思。
但是,虽然贵为一国之君,并不是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读书有人管,娶老婆有人管,夜生活有人管,生孩子有人管,更别说“南迁”这么大的事了。
在这件事情上,朱由检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同样神秘兮兮地告诉李明睿,自己早想这么干了,但是群臣不同意。(此事我已久欲行,因无人赞襄,故迟至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