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南下(8 / 11)
算再给“逃跑帝”朱由榔这个机会。
正月二十七日,尚可喜、耿继茂率两万大军从韶州南下,两日后占领英德。尚可喜派总兵许尔显率一路兵马沿水路攻取清远,自己亲率大军主力逼近广州外围的从化。
三月初四,从化失守。两日后,尚可喜、耿继茂大军进抵广州近郊。
死守
此时固守广州的,是李成栋死后强行接管广东的杜永和。
前面说过,南明将领有三种类型,而杜永和属于第二种——“死守型”。史可法、瞿式耜都属于“死守型”,但相当不经打——史可法血战了一天,瞿式耜痛饮了一晚上。杜永和却是相当经打的“死硬分子”。
尚可喜兴致盎然地攻城,结果被杜永和收拾得灰头土脸,一上去就被干掉近千人。照这个速度损失下去,不出一个月,两万大军便能消失得无影无踪。
硬啃广州,不是崩坏牙的小问题,而是难保命的大问题。尚可喜决定改变策略,从两个方面入手做好充足的攻城准备。
一方面,对广州形成合围。要达到这个目的,并不是让两万大军站成一圈这么简单,需要做的工作非常多,具体包括:
第一,分兵扫清广州外围府县,并运用剿抚并举的方针,控制广东其他地区。
至六月,惠州总兵黄应杰投降,潮州总兵郝尚久受到尚可喜“统一大军”、郑成功“抢粮大军”的两面夹击,宣布归附清军。
第二,征民夫在广州北、东、西三面挖壕沟,断绝广州与外界的联系,困死杜永和。
第三,以水师封锁广州南面的珠江,这个工作有点麻烦。清军千里迢迢南下,哪儿来的水师?
没有水师没关系,有人就行!
尚可喜一边安排人赶造战船、募练舟师(在九月完工一百多艘),一边派人在沿海四处招抚,终于在四月招降了梁标相、刘龙胜等率领的“红旗水师”。“红旗水师”投降得相当坚决,先纵火焚劫了杜永和的水师,接着封锁江面,配合尚可喜、耿继茂大军对广州形成“铁桶合围”。
另一方面,清军抓紧赶制攻城的重武器——红衣大炮。至十月,清军总共配备了七十多门大炮,每炮又配发四百枚炮弹。三万枚炮弹,足够了!
尚可喜在广州城外张罗了半年多,忙得不亦乐乎,要换作阎可义守广州,一天能出去骚扰七八次。但是,杜永和不喜欢找茬,几个月来一直趴在城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