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密谋(5 / 15)
极、林钟、赵赓禹、蔡縯、郑允元、周允吉、李颀、胡士瑞、朱议、李元开、朱东旦、任斗墟、易士佳,处斩。
——主谋吴贞毓,勒令自尽。
——其他涉案人员领棍刑有差。
三月二十日,十八位“愤青”以各种方式慷慨就义,史称“安龙十八先生案”。
保护朱由榔!
“安龙血案”后,孙可望对永历朝廷和朱由榔的控制更加严密,距“谋朝篡位”又近了一步。
永历八年(1654年)五月到六月间,孙可望一度从贵阳返回昆明,筹备登基事宜。但是,外有“战神”李定国、内有“衰神”刘文秀,孙可望还是觉得阻力太大,时机不够成熟。不过,孙可望的筹备工作一刻也没有停止过,甚至国号都已经想好了。(拟改国号曰后明,日夜谋禅受。)
孙可望决定耐心地等待,但李定国并不想给他实现“终极梦想”的机会。第二次进军广东落败之后,李定国对言而无信的郑成功失去了信心,决定先回安龙救永历朝廷于水火。
永历九年(1655年)秋,李定国率大军从广西出发,返回安龙。孙可望得知情报,赶紧派刘镇国、关有才赴田州(今广西田阳)驻防拦截,又下令在李定国大军即将经过的地方坚壁清野,企图饿死李定国。(凡定国必过之地尽焚刍粮,以绝其归路。)
孙可望的小把戏哪里拦得住“战神”,李定国率精锐举着孙可望的帅旗,用了三天时间便进抵田州,将刘镇国、关有才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二人稀里糊涂挨了一顿揍,索性弃城而逃。李定国又打出自己的旗号,安抚守城军士,承诺“若等归营,吾将劳汝”,避免了同室操戈的惨剧。
广西的阻击防线被瓦解,孙可望又派白文选赶赴安龙,帮朱由榔“搬家”到贵阳,给李定国来一个釜底抽薪。——我把人接走,看你护谁去!
十月,白文选来到安龙,向朱由榔传达了“搬家”的要求,顿时“合宫惨哭”,哀嚎不绝。孙可望相当阴毒,白文选却良心未泯。他犹豫了:自己真要助纣为虐,留下千古骂名吗?
对于白文选而言,这是一次极其痛苦的抉择。
孙可望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虽然白文选对“恩主”的飞扬跋扈颇有微辞,但关键时刻不能“不义”。
朱由榔是永历朝廷正儿八经的皇帝,正值危难之时,白文选又不能“不忠”。
忠义不能两全,白文选思来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