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十月革命(4 / 6)
列斯特谈判恢复。作为外交人民委员(即外交部长)、谈判代表团团长,托洛茨基临行前与列宁约定:如果德国下了最后通牒就让步签约。结果德国果然向苏俄下了最后通牒,托洛茨基向列宁电报询问对策,列宁立即覆电坚持:“接受德国条件,立即签约”。但是托洛茨基没有接受列宁的建议,而是发表了拒绝签约的声明,率团离开布列斯特。结果,德国开始对苏俄大举进攻。
2月18日,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苏俄中央委员会举行了的紧急会议。会上,列宁的主张又被以6:7的票数否决。随后,中央又连夜开会,经过激烈的争论,托洛茨基转而支持列宁,会议结果以7票赞成、5票反对、1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列宁的提案。苏俄政府连夜通知德国方面,同意签约。
但是,德国在得到通知后没有停止进攻,并于2月23日提出更加苛刻的条件。苏俄党中央又召开有15名委员参加的紧急会议。会议中,大多数委员表示不赞成列宁的主张。列宁只得提出,如果这种空谈继续下去,他就要辞职,退出政府和中央委员会。布哈林对此毫不在乎,斯大林也未发生动摇。
托洛茨基不同意列宁的意见,但为了防止列宁辞职和党的分裂,他的态度发生变化。在他的影响下,出现了4票弃权。结果列宁的主张以7票赞成、4票弃权、4票反对获得通过。同日在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上再以116:85之多数通过。托洛茨基被解除了外交人民委员的职务,改由格奥尔基·契切林接任。
2月24日,苏俄政府重新派出了谈判代表团与德国进行谈判。
一直到3月3日,新成立的苏俄政府终于和德国签订了停战协议,也就是“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
俄国人和德国人谈判的事情,总的来讲还是一件比较秘密的事情的,毕竟至少到目前为止俄国还属于协约国的一员,而作为协约国一员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德宣战。
如果说要是让英法知道了,俄国居然私自和俄国停战的话,那么英法的报复将随之而来。
更何况,就在17年4月的时候,美国才刚刚对德宣战,如果这个时候俄国暴露了,那么英法中美日等国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要知道,正是因为有俄国的存在,所以德国才一直都有极为庞大的兵力被牵制在东线。要是俄国突然罢工,而德国将在东线的全部兵力都投入到西线的话,那么到时候吃亏的可就是英法了…
只是虽然俄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