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19式机枪(4 / 8)
种新式重机枪。
由于对12.7mm口径所带来大威力的迷恋,所以陆军的要求是和过去一样的12.7毫米弹药,有效射程必须超过2000米,最大射程必须超过6000米,总重不得高于60公斤(包括枪架后),同时最重要的就是,在保证稳定性的情况下机枪的射速不得低于600发/分。
对于陆军的要求,其他方面几个比较大的兵工厂都能比较轻易的满足,唯独射速方面有些难题。于是从1915年开始,四川兵工厂、东北兵工厂等大型兵工厂都开始了新型重机枪的研制工作。
最后用了4年的时间,终于研制成功了一种符合陆军要求的新型重机枪,也就是现在白军所使用的1919式12.7mm重机枪。
该重机枪采用的是12.7x99毫米,全长1653毫米,枪管长度1143毫米,枪口初速930米/秒,射速600发/分,有效射程2000米,最大射程7300米,采用水冷散热装置,供弹方式为弹链供弹。
该枪增加了一个液压缓冲器,以吸收过大的枪管后坐力,并且液压缓冲器内油的流量可调,射速随着流量可变。为了防止走火,增加了后阻铁,为便于双手操作,在机匣后方装有双手握把。
另外该枪也可以当作高平两用机枪使用,同时也能安装在汽车或装甲车上,甚至可以安装在飞机上,因此在性能上绝对要高于现役的任何一款机枪。
不过由于是新研制的机枪,因此虽然性能突出,但在可靠性上陆军多少还是有些怀疑。所以当高尔察克开始败退,紧急要求国社政府进行支援的时候,陆军就将已经生产出来了一百多挺19式重机枪用运输机,通过沿途的几个大型机场运到了高尔察克手中。
想要通过高尔察克的手,来实验这些新型机枪的性能究竟如何。
毕竟只有战场,才是最佳的实验场。
何况使用者和实验品都是俄国人,将机枪送过去还能赚到不少现金,真是何乐而不为啊…
于是,在托博尔斯克城外,也就发生了刚刚的一幕。
虽然目前为止19式重机枪只显露了一点性能,但在城内观战的中国军官们看来,它已经是性能相当优异的一种武器了。
“至少要比原来的马克沁强多了…”
在见识过了19式重机枪的表演后,一个机枪兵出身的军官评价道。
其实除了19式重机枪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