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加特林机炮(3 / 7)
。
体积过大?不适于步兵使用?没关系,那就不要给步兵使用好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对地面部队而言来自空中的威胁已经越来越严重,这点是毋庸置疑的。而面对空中的威胁,地面部队唯一能够用来自卫的就只有防空火炮或者是能够进行高射的机枪。
当然和地面部队一样,海军部队的舰艇同样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而且海军所面临的威胁,还要比陆军更大一些。
然而这一时期的机枪,大多都只有7毫米左右,对付没有防护措施的步兵自然没有什么问题,可对付一般的装甲目标和来自空中的威胁,多少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新的防空武器在不断的被研制着。
如德国就曾经研制过77毫米的高射炮,国社政府也曾经研制过30毫米口径的机关炮用于装备舰艇上。
只不过30毫米口径的机关炮,在火力上终究还是有些弱了…
也就是这个时候,严光将目光转向了美国的加特林…
最早的手摇式加特林机枪的确存在着体积过大的问题,然而这种问题对于海军来说显然就不是问题了。
别的不说,后世几百吨的小艇尚且能装备6管的加特林炮,这个时代万多吨的巨舰总不可能装备不了吧?
尤其是在用电动机做动力系统,而不是过去手摇的方式后,多管加特林炮对一般性的自动机枪已经出现了质的超越,这种质的超越,已经足以让人忘记加特林机炮在体积上的缺点了。
“……………几千发的射速,就算是在瞬间将目标撕成碎片也是没问题的吧…”
虽说人工操作的加特林机炮,肯定不如后世军舰装备的密集阵、七三零或俄国的卡什坦,但是加特林需要拦截到目标也不是后世的反舰导弹。
这一时期空军对海打击方式,主要是投放航弹或是鱼雷,这也使得敌军的飞机必须飞到军舰的头顶或者是非常近的位置才行。对付这种进攻方式,人工操作的近防炮已经足够了,而且近防炮本身的高射速也可以弥补机炮本身精度不足的缺点…
“不止是将目标撕碎,如果装备在专门的拖拽车辆上的话,这种新型近防炮甚至能够给地面部队也提供一定程度的野战防空能力…”
“地面部队…”
看着面前6根30mm炮管,全长差不多近三米的加特林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