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3 / 8)
得12000千高梁,即可养活24口的家庭,因此10块银元绝对不少。)
虽然当时工厂工人的平均工资已经达到了10块银元,但就算如此一名工人想要买下100亩耕地也需要10年不吃不喝的继续,更何况除了耕地外还有其他的好处,因此在得到了政府的召集令后仅在第一个星期全国各地就召集了十万人…
而且根据政府的统计,这个数字还会不断的扩大,因此在第一年就至少能将一百万人迁往哈萨克斯坦等地…
而这一切政府其实并没有付出太多。
像是那些耕地。都是在战争期间远征军用小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代价得来的,然后在考虑到哈萨克斯坦等地去辽阔的耕地面积,因此很多问题都不需要政府去担心。
政府唯一要付出的就是,分给每户百姓的拖拉机和三年间每年都需要提供给农户的粮食和燃料。
不过这些也没什么。像是燃料,直接从距离最近的高加索地区领取就可以了,粮食也可以先从居住在哈萨克的哈萨克族和鞑靼人购买,实在不够的话还可以通过铁路从内地运输。
至于拖拉机?
虽然拖拉机的价格并不便宜,但是国社政府的预算宽裕程度也是有史以来最高的,因此区区一些拖拉机真是何足挂齿,更何况向国内的汽车厂订购拖拉机和小型卡车,还能有效的刺激国内工业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政府已经向国内的汽车厂(当时汽车和拖拉机分不开,因为和汽车比,当时的人更需要拖拉机,真的只靠汽车订单的话。绝大部分汽车厂都活不下去,像是兰博基尼早年就是专门生产拖拉机的,戴姆勒也同样生产过拖拉机)订购了三十万辆拖拉机,其中一半的订单由严光拥有的汽车厂生产,另一半则由国内那些民营的汽车厂获得。
不是严光以权谋私。动用自己的权利替自己的公司谋取利益,而是这些民营汽车厂产能不够的原因。
这些民营汽车厂的产能全部相加,也仅能吃下十万辆的订单,多出来的五万辆还是严光出于培养民营企业的考虑才给他们的。
虽然三十万辆农用拖拉机的价格绝对不菲。但是考虑到人口迁移后的好处,和对国内工业。比如说汽车公司和零件供应商们的帮助,这些代价还是值得的。
通过大量移民来同化新领土上的原住民的确是一个好办法。事实上国社政府在哈萨克斯坦等地也是这么做的,然而在离开中亚后,在伊拉克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